作为双牌县教育局局长,我始终将全县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即将于 2025 年 6 月 1 日施行之际,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今年第十四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双牌县将紧扣法律核心要义,从普及普惠、安全保障、师资建设等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跃升。
一是扩容提质,筑牢普惠根基。
法律明确要求“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这与双牌县多年来的实践高度契合。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 2.6 亿元,新建县第二幼儿园、改扩建县第一幼儿园,并在全县12个乡镇利用闲置校舍建设公办园 17 所,实现了“县城基本满足、乡镇全覆盖”的目标。2024 年秋季学期,泷泊镇中心幼儿园通过扩容新增学位 120 个,全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58.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92%,彻底扭转了过去“入园难、入园贵”的局面。
为保障普惠政策落地,我们建立“财政奖补 + 分类管理”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 20 万元专项经费,对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奖补;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引导民办园提档升级。目前,全县35 所幼儿园中,32 所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形成了“公办为主导、民办为补充”的良性格局。
二是安全护航,织密防护网络。
安全是学前教育的底线。我们以《学前教育法》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为指引,构建“人防 + 物防 + 技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2024 年,双牌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以此为契机,我们对全县幼儿园开展拉网式安全排查,重点整治消防、食品、校车等领域隐患,累计更换灭火器 300 余具,加装监控设备 400 余个,并联合交警部门查处非法接送幼儿车辆 5 起。
在制度建设上,我们推行“书记园长周例会调度”和班主任“全员家访” 制度,将安全责任压实到每个岗位。同时,常态化开展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意外伤害等主题教育和应急演练,今年上半年全县幼儿园共组织应急演练 120 余场,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三是强师兴教,锻造专业队伍。
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严格落实法律关于教师资质和待遇的要求,近五年通过公开招聘新增公办幼师 112 人,并建立“县、乡、园”三级培训网络,累计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 200 余人次,开展县级培训 500 余人次。2025 年,县财政专门安排10万元用于幼师专项培训,重点提升教师观察评价、游戏设计等能力。
待遇保障方面,我们将公办幼师纳入农村教师人才津贴、乡镇补贴发放范围,实现“五险一金”全覆盖;民办幼儿园教师同等享受评优评先资格,部分优质民办园教师待遇已达到公办园水平。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心”,全县幼师队伍稳定性显著增强,近三年流失率降至 5% 以下。
四是内涵发展,深化保教改革。
针对法律提出的“防止小学化”要求,我们以游戏化、生活化课程为抓手,推进保教方式改革。县第一幼儿园创设种植园、沙池等自然活动区,让幼儿在播种、攀爬中探索世界;县第二幼儿园开发“红色文化启蒙”课程,通过故事、手工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我们建立“幼小协同”机制,将生源少规模小的乡镇中心幼儿园与小学融合办学,共享师资和场地资源,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
为缩小城乡差距,我们依托“紫京教育联盟”推行集团化办学,组织城区示范园与乡镇园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县第一幼儿园向理家坪乡中心幼儿园输送优质课 20 节,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6 次,带动乡镇园保教质量整体提升。
五是家校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学前教育法》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作用。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园开放日”等载体,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2024 年,全县幼儿园共举办育儿讲座 30 余场,覆盖家长 5000 余人次。同时,推动幼儿园与社区联动,如泷泊镇中心幼儿园联合社区开展“非遗进园”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展望未来,双牌县将以《学前教育法》施行为契机,持续加大投入、优化管理,力争到 2026年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95% 以上,幼儿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0%以上,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优质的学前教育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将始终牢记“善育有规 幼有优育”的使命,以法治为帆、以实干为桨,奋力书写双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系双牌县教育局局长)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