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黎婕 徐靖宇)5月20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长沙举行,长沙民政职院30名师生代表参与其中。此次活动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联主办,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报告会以“声声不息”“创新有为”“守望相助”三个篇章展开,6名全国自强模范和1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依次登台,分享他们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感人故事。他们中,有人坐着轮椅却在公益领域发光发热,有人虽身体残疾却凭借技术创新助力残障群体。这些讲述者围绕特殊教育、助残就业、无障碍建设、科技助残等多个领域进行分享,生动展现了残疾人群体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温暖担当。
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的故事让师生们深受触动。唐占鑫因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创立“希望之家”助残组织,累计帮助900多名脊髓损伤者重获生活能力,还带动7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唐占鑫表示:“身体的残疾不能限制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残疾人找到生活的希望。”
湘籍模范的事迹也格外引人关注。湘潭大学教师扶婷曾是残奥会游泳冠军,退役后投身法学领域,18年来坚持为200余名残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用专业知识守护公平正义。湘西土家族青年杨育双腿残疾,却16年如一日坚持公益,推动张家界景区300余处无障碍改造,组织数万名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畅游山水。他们的故事让在场师生看到了湖南人在助残事业中的担当与奉献。
长沙民政职院的师生们在聆听报告后深受鼓舞。该校学生会干部刘如意观看完报告说:“这些自强模范的事迹太震撼了,他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还想着帮助更多人,让我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后我会深入社区和机构,积极参与助残志愿服务。”该校团委老师徐靖宇同样感慨道:“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也将积极引导同学们把自强精神和助残意识融入日常,成为有爱心、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此次报告会不仅是对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的高度肯定,更是一次精神的传递与激励。长沙民政职院作为在民政服务领域深耕多年的高校,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让扶残助残的温暖在校园内外持续传递,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民院力量。
编辑:张叶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