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谢超南)“快看,紫叶李树干上有小虫子!”“这是什么虫子呀?它们会吃掉紫叶李吗?”在衡阳市石鼓区江霞小学的一棵紫叶李下,人群热闹非凡。原来,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发现班级认领的紫叶李树干上爬满了小虫子,正展开激烈讨论。学校以此为契机,将自然观察与科学实践深度融合,在无围墙课堂中开启探索之旅,播撒科创种子,让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面对“虫虫危机”,学校组建了党员教师牵头的“护绿先锋队”,开展“守护紫叶李”专项行动。党员教师何媛婧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举着放大镜围成一圈,认真记录:“身上有绒毛”“有两根触角”“行动缓慢”。接着,队员们通过手机AI识别功能,发现这些“不速之客”是蚜虫,了解到蚜虫不仅会危害植物,还会传播病毒。这些发现点燃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他们找老师了解防治方法,向“豆包”软件咨询“除虫小妙招”,和老师共同制定治理方案。
除虫行动开始了。学校采购好生物农药,科学教师游紫薇现场跟学生讲解浓度配比,并示范喷洒姿势:“喷头要斜向上45度,这样药液才能均匀附着。”学校党支部书记更是把思政课开在树荫下,她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并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当党旗引领队旗在自然课堂中飘扬,当科技赋能“无围墙课堂”落地生根,所看到的不仅是一棵棵树木的重生,更是新时代少年科学素养与责任担当的茁壮成长。
同时,学校还连线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游济康开设“云端课堂”,为孩子们讲解相关防治知识。游博士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科创思维,提出设计“智能蚜虫监测仪”“自动除虫喷雾器”等保护校园植物。此时,“科技守护自然”的种子悄然种下,校园生态保护的新篇章已然打开。
此次活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也是“双减”政策下学校“无围墙课堂”模式的生动样本。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激活“科创密码”,探索“党建+科创教育”的创新路径,让党旗在自然教育一线高高飘扬,让科学精神与红色信仰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