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志勇 罗希 代金凡)3月31日,石门县三圣乡新开完小组织六年级全体师生前往两河村龙潭溪畔,开展“劳动砺心智,实践助成长”主题野炊活动。作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通过户外协作烹饪、环保实践等任务,引导学生在自然中感悟劳动价值。
中午,六年级学生李欣怡和同学们背着锅具、食材包早早到校集合。“妈妈帮我准备了青椒和腊肉,我要和小组同学做一道‘湘味三丝’!”她晃了晃手中的保鲜盒,眼中满是期待。家长们通过班级群实时关注活动,张明阳的父亲留言:“孩子第一次独立生火,老师请多抓拍些照片!”
在距校2公里的野炊营地,孩子们以6人小组展开行动。溪边树林很快响起欢快的脚步声,男生王梓豪举着刚捡的枯枝向同伴炫耀:“这根绝对是‘柴火冠军’!”负责选址的女生刘雨桐严谨比对三处空地后选定背风滩:“这里距离水源15米,符合安全手册标准。”
洗菜区成了“技术考核点”,教师梁志勇正指导学生用流动水冲洗莴笋:“叶片缝隙容易藏泥沙,要像检查作业那样仔细。”灶台边,平时数学课代表周浩然化身“主厨”,翻炒土豆丝时紧张得鼻尖冒汗:“油温七成热下锅,老师教的技巧真管用!”当四个小组的菜品最终摆上铺着野餐垫的“长桌”,番茄炒蛋、腊肉焖饭等家常菜让随行老师惊喜不已。
餐后,学生们用随身携带的分类垃圾袋清理场地。“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蛋壳是厨余垃圾。”中队长陈果举着《环保手册》现场科普。校长徐述介绍,此次活动特别设置10分制劳动评分表,涵盖食材处理、垃圾分类等指标,得分将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夕阳下,孩子们在返程路上仍兴奋讨论着野炊趣事。“原来做好一顿饭要协调这么多步骤!”李欣怡在日记本上写道。班主任罗希表示,这场春日实践既是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具体行动,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