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浩然 李勇)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20日,长沙县荣盛花语城幼儿园大班年级的200余名小朋友在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走进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科普教育展馆(以下简称“地质馆”)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奇妙融合。自然资源学院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主任肖清华,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师、玉雕大师范俊彪担任科普主讲人,自然资源学院生态文明宣讲团学生讲解员和“玉绳在线”非遗爱心志愿服务团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寓教于乐:从课堂走向自然
活动筹备阶段,长沙县荣盛花语城幼儿园积极践行“生活即教育,体验促成长”的理念,与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然资源学院紧密对接,希望通过沉浸式科普活动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自然资源学院组建了专业师生讲解团队,并动员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志愿者全程参与。从展馆路线规划到趣味互动环节设计,从地质标本筛选到科普知识提炼,团队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力求将深奥的地质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探索故事。
沉浸体验:触碰地球的印记
活动当天,小朋友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目光踏入地质科普教育展馆。在肖清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千姿百态的矿物晶体、形态各异的地质构造标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向导”,通过实物观察、互动问答和模拟实验,带领孩子们穿越亿万年的地质时空。从熠熠生辉的水晶簇到层叠分明的沉积岩,从火山喷发模型到恐龙化石复原图,孩子们时而屏息凝视,时而欢呼雀跃,稚嫩的提问与志愿者的解答交织成馆内最动听的乐章。
播种未来:科普教育润童心
此次科普实践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揭开了地球科学的神秘面纱,更在幼小心灵中播撒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科普教育展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与专业师资力量,持续推动科普教育向低龄化、趣味化延伸。自然资源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勇表示:“让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儿童世界,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深化校地合作,为更多青少年搭建触手可及的科学启蒙平台。”
此次活动是校地联动推动科普资源普惠共享的成功范例,既展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担当,也为幼儿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科学基因。随着孩子们满载收获的笑脸离开展馆,一场关于热爱自然、崇尚科学的成长之旅,正在他们的心中悄然启程。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