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⑨】和平小学:全员文体 如何精准深挖特色?

2025-04-18 15:58:4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2024年8月,湖南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在长沙市雨花区积极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的实践中,“空间限制”“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化提升效率”等问题成为焦点。这些难题并非雨花区所独有,而是众多地区在推广全员文体活动时普遍面临的挑战。为了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联合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深入10所学校展开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主要问题和难点,同时挖掘出这10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创新举措。这10所学校在场地利用、安全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特色打造等多个方面的经验,为各地各校推进全员文体活动提供了清晰也实用的参考路径。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⑨】和平小学:全员文体 如何精准深挖特色?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王诗蕾余杏通讯员 何嘉僖 陈红 陈强

在长沙市雨花区,有一所充满活力与温度的学校——和平小学。自2009年起,该校秉承“健康第一” 育人理念,以一颗篮球为起点,开启了全员文体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历经十六年,构建出特色鲜明的“全员参与、全程浸润、全维提升”全员文体“和平样本”。

”基础-提高-竞赛“梯队训练循序渐进.jpg

图为学校“基础-提高-竞赛”梯队训练

立足特色项目,激发全员运动活力

和平小学的全员文体特色挖掘始于对校园实际问题的洞察。2009 年,面对“学生体质不佳”“运动参与度两极分化 的状况,学校果断选择以篮球为支点,撬动全员文体活动改革,提出“迎‘篮’而上” 行动纲领,将篮球精神注入办学理念。

走进如今的和平小学,运动气息扑面而来。清晨,运动声与晨读声交织;课间,校园里的多个篮球场地满是学生练习与对抗的身影;近2700名学生人手一个的定制版“和平篮球”整齐摆放在教室后方。

历经十六年坚持,和平小学构建起全面的篮球活动体系:每周一节融合篮球文化与技能的《魅力篮球》校本课,覆盖全体师生的 “和平杯” 三级联赛,大课间千人同做篮球操,课后分“基础队-提高队 -竞赛队”三级梯队分层训练。“全员篮球”已成为和平小学最鲜明代号,全校学生每日运动2小时,体质合格率连续三年突破 99.8%,优良率达68%,超90% 的学生通过问卷表达了篮球运动对自身积极影响。

2693名和美学子人手一个定制版篮球.png

图为学校2693名学生人手一个定制版篮球

促进课程融合,构建五育融通生态

在精准深挖特色过程中,和平小学深知不能将篮球局限于体育组,而是让篮球与多方面深度融合,构建五育融通生态。

在学科教学方面,形成“学科 + 篮球”跨学科融合模式。数学课堂借助抛物线原理计算投篮角度,美术课以“我的篮球梦”创作,语文课品读篮球相关经典片段,音乐课排练篮球联赛啦啦操,让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运动升华为智慧。赛后,各班围绕“如何面对失败”“团队责任”等课题开展“反思会”,进行心理健康与集体主义教育。

校园文化浸润也无处不在。篮球场附近的 “篮球名人堂” 展示篮球名人故事与格言,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开设 “篮球天地” 专栏,《和平鸽》校报设置篮球专版,每年“篮球文化月”举办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运动成为连接家校社的情感纽带。同时,“星级球员”评价体系构建“技能、学业、品德、协作、创新”五维素养模型,通过“心愿超市”特权激励、升旗仪式颁奖礼等创新形式,让每位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2024年6月,中国中学生女子蓝队一行到我校指导交流.jpg

图为2024年6月,中国中学生女子蓝队一行到学校指导交流

着眼育人成果,彰显教育理想价值

十六年的深耕细作,和平小学的篮球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健康学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湖南省优秀篮球学校”“长沙市优秀篮球人才后备基地”等称号;近三年获国家级竞赛冠军1次,季军2次,省赛冠军4次,市赛冠军9次;近40名队员输送至南雅、地质等基地校。保送北大的王滢、入选国青队的马梓涵、备战全运会的梁钰涵等校友的故事更是激励着后来者;那些无法用奖杯衡量的成长印记更是动人——六年级学生小雨在日记中写到:“从‘青铜’到‘王者’的闯关路上,我不仅学会了变向运球,更学会了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帮助队友解题——原来成长真的可以像打篮球一样酷!”家长群里,“孩子不再沉迷手机”“全家一起看NBA成了新传统”的分享频频刷屏……这些故事,让“以体育人”的理念变得具体而生动。

今天的和平小学,早已超越“篮球特色校”的单一维度,成为区域教育创新的标杆。他们向社区免费开放体育场馆,让市民共享运动快乐;《小学校园篮球特色创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省级一等奖,为全国体教融合提供“和平方案”。

“这里没有观众席,每个人都是赛场主角。”学校书记、校长段鹏的表达,或许正是对这所校园最好的注解。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