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⑩】长郡雨外三附小:小规模学校如何激发文体兴趣?

2025-04-18 15:58:4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编者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2024年8月,湖南正式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在长沙市雨花区积极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的实践中,“空间限制”“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化提升效率”等问题成为焦点。这些难题并非雨花区所独有,而是众多地区在推广全员文体活动时普遍面临的挑战。为了深入分析并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新闻网联合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深入10所学校展开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主要问题和难点,同时挖掘出这10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的创新举措。这10所学校在场地利用、安全管理、资源整合以及特色打造等多个方面的经验,为各地各校推进全员文体活动提供了清晰也实用的参考路径。

【全员文体的雨花“智慧”⑩】长郡雨外三附小:小规模学校如何激发文体兴趣?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记者 王诗蕾 余杏 通讯员 何嘉僖 陈红 陈强

作为一所占地仅14亩的校园、容纳874名学生的小规模学校——长沙市雨花区长郡雨花外国语第三附属小学,面对"参与度低、认知偏差、资源短缺"三大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破局三角模型",以特色课程激发参与热情、用家校共育转变教育观念、借资源整合突破空间局限,走出一条小规模学校落实全员文体的特色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411101422.jpg

课程重构:激活每个孩子的文体兴趣

学校在调研时发现,51% 的学生缺乏校外文体活动,“不想动、不敢动、不会动”的“三不”现象极为突出。如何让874名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破局的首要课题。

学校以国际象棋和跆拳道两大特色项目为抓手,结合低成本文体社团,形成“2+X”模式,破解参与惰性、破解课程难题,全面推动全员文体。

在“2+X”课程模式中,国际象棋和跆拳道成为两大特色必修课程,每周各有一节课进入孩子们课堂,确保人人参与。

自2011年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累计培养10余位棋协大师。2023年荣获"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称号。作为湖南省跆拳道试点校,创新"操场即道场"模式,组队12年斩获35金30银46铜。

除了两门特色课程,学校还精心编织了由24个普惠社团组成的兴趣网络。从音乐舞蹈到绘画书法,从科技创新到体育运动,社团涵盖了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

为了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校在五年级推行走班制教学。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和社团,就像在知识与兴趣的自助餐中自由挑选。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全校文体参与率从最初的18%一路跃升至50%。课间时分,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活力指数稳居全区前列。曾经让人头疼的校园安全事故,也因学生们积极参与文体活动而同比下降了42%。

微信图片_20250411091825.jpg

家校共育:打破"重学科轻文体"认知壁垒

在家校共育方面,学校面临着一个现实难题:超半数家长深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文体活动会影响学习,直接导致校级活动参与率不足三成。这一现状凸显出转变家长观念的关键性——唯有让家长亲身参与、亲眼见证孩子在文体活动中的成长蜕变,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认知壁垒。

为了打破这一认知壁垒,学校构建了 “云端 + 现场” 双线共育模式。

学校打造"体育、科技、合唱、读书、艺术、学科”六大节日直播矩阵,2024年全年16 场文体节日直播,成为家长们了解孩子校园生活的一扇窗。无论是活力四射的运动会,还是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家长们坐在家中,通过手机或电脑屏幕,就能实时见证孩子在舞台上、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孩子们在镜头前自信的笑容和出色的发挥,逐渐改变着家长们的看法。家长纷纷留言:"第一次发现孩子这么自信"。

周三无作业日开展的国际象棋亲子云课堂,更是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国际象棋知识,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互动、下棋。这一活动推出后,亲子云课堂点击量增长300%。家长们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文体活动对孩子思维拓展和亲子关系促进的积极作用。

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评审团深度参与外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家长们积极响应,参与率高达95%,创历史新高。在活动中,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用流利的外语交流,在舞台上尽情展现才艺,不禁对学校的文体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家长留言墙上,“运动让孩子更专注”“文体活动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等话语成为高频词。

微信图片_20250411091833.jpg

资源革命:1.06㎡生均空间的效能突围

学校仅有5名专职体育教师,3名专职艺术教师,生均活动面积不足1.1㎡,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学校全员文体的又一瓶颈。然而,学校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实施 “师资再造计划”。

非专业教师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年均掌握1项文体技能。他们从对文体教学一知半解,逐渐成长为能在课堂上独当一面的多面手。同时,学校与林科大共建实习基地,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加入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承担了45% 的体育课时,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同时,学校还积极引入社区资源,与周边社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社区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此外,学校充分挖掘教师特长,实现校内教师资源共享。在这一系列创新机制的推动下,学生近视率同比下降27%,肥胖率降低15%,学生抑郁倾向筛查率下降18%,连续15年蝉联长沙市雨花区班级演唱比赛一等奖,阳光体育大课间更是斩获长沙市级一等奖。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学校全员文体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