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资阳区小记者站(小记者 刘子欣)4月17日,益阳市人民路小学多功能厅内掌声阵阵,20 余名小选手依次登台,用充满童趣的演绎,让《精忠报国》、《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经典美德故事焕发光彩。作为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这场以“讲美德故事·做有德少年”为主题的“故事大王”比赛,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舞台,更成为传统文化浸润童心的生动课堂。
“‘香九龄,能温席。’冬天的夜晚,小黄香为了让父亲睡个好觉,就用自己小小的身体暖热被窝……”三年级2208班的龚子伊蹲在舞台上,一边用小手比划“暖被窝”的动作,一边深情地讲述《黄香温席》。她的讲述让台下一年级学生深受触动,不少孩子悄悄攥紧拳头,仿佛在暗下决心要为父母做些什么。高年级学生更注重故事的现实联结,2004班符翊译讲述《精忠报国》时,攥紧拳头、眼神坚定:“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是古人的担当;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帮助他人,就是新时代的‘精忠’!”他的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六年级1907班吴恺鹏在《“六尺巷”与“礼”》的故事中融入校园生活:“如果和同学吵架了,我们也可以像张英那样说‘让他三尺又何妨’,说不定矛盾就解决了呢!”天真的话语里,宽容礼让的美德悄然播种。
家长代表李女士在观众席上红了眼眶:“孩子为了讲《孔融让梨》,最近总把大苹果让给弟弟,还说‘我是姐姐,要学会谦让’。故事比说教有用多了!”班主任老师沈丽华也感慨:“准备比赛时,孩子们会主动查阅故事背景,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孝亲、诚信’,这就是文化浸润的力量。当孩子们用童声讲述千年前的美德,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就是文化自信最动人的模样。”
教科室主任李轶表示,这场充满温度的比赛,不仅展现了少年儿童的语言风采,更让中华美德通过故事的载体,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当历史与现实在童声中交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便在传承与践行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作者 益阳市人民路小学小记者 刘子欣 指导教师 尹智慧)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