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悦 杨浩)在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一项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正在课堂上展开。该学院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创新采用基于真实工程的模拟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式教学,学生全程参与招投标的实际流程,从招标文件准备、投标方案制定、开标评标到最终定标,让学生“轻松”理解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
真实项目模拟,全面掌握招投标流程
课堂上,师生正在进行长郡中学南校区新建项目的招投标谈判,在这里,教师不再单纯以“讲授者”的角色出现,而是作为项目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以行业专家的视角,引导学生完成一次项目从策划到执行的全过程,同时将实际项目中的问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学生扮演着招标人、投标人、主持人、唱标人、记录人、公证员、监标员等各类角色,将一场开标会议演绎得有声有色,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让他们在真实项目驱动下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模拟投标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际需求编制投标文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项目招标要求和法律条款,形成完整的投标方案。在开标和评标环节,学生模拟开标会流程,实时评估各方投标方案,考察评标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最后,学生通过定标环节,对比各方方案,确定最终的中标者,并模拟后续的合同谈判和签署流程。
据了解,《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真实项目,模拟了一个完整的招投标全过程。内容涵盖了招标文件的编制与解析、投标书的撰写、投标过程的规范操作、开标和评标的技巧以及定标后的合同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参与每个环节,了解招投标的具体操作和复杂性。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廖亚莎老师表示。
项目式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为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管理学院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真实工程项目驱动,让学生在模拟中直面行业挑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扮演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不同角色时,可以深入理解各方利益诉求,提升沟通协作能力。教师全程参与,提供指导和点评,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为校级项目式教学示范课程,在课程建设的作用和引导下,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很好地吸收了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工程的演练培养了面对复杂情境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这种基于真实工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入理解了工程管理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职场中的挑战。
2022级工程造价专业邓国斌说:“以前对招投标的流程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现在通过模拟实战,我对整个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
课程负责人陈悦表示:“项目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组旨在通过该种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行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管理学院院长夏传文教授表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为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范式,也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思政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管理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推动更多产学研结合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实践机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行业精英。
编辑:吴瑞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