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推动建设教育强省的责任感使命感,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奋力开创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将以永不言倦的精神和昂扬奋发的姿态,推动教育强省建设,努力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作为近年来我省规格最高的教育领域盛会,此次会议在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说,全省教育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继续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学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做优湖南特色思政品牌。将大力实施青少年健康成长守护工程,扎实开展全员文体活动。锚定战略需求,实施高等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优化工程,着力增强人才自主培养和服务支撑能力,实施高校创新驱动工程,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深化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大力开展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进一步做好“校友回湘”工作。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着力办好一批“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持续办好县域普通高中。同时,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工程、新时代强师工程和投入保障工程,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会议要求,要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聚焦发力。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应当主动作为。”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仲华表示,学校将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落实优化师范类院校规划布局的重要部署,在坚守师范初心使命的基础上深化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人才识别、培养、评价模式,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效;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级,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更好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本次大会交流发言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表示,长沙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区域和行业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在智慧交通和低空经济与技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学校将继续提升学科优势,提高学科专业与社会的适配度,鼓励教师围绕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究,产出更多科技成果;营造良好环境,助力科技成果在湖南转化落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工作方面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就是要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罗成翼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体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青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学习、工作了8个春秋,他与学校的故事,就是生动的育人教材。“我们将这一红色资源转化为大思政课的育人资源,打造了‘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今后也将继续扎根这一资源,从中汲取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人民情怀、立志报国的精神养料,把大思政课的特色办得更好、更强,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此次会议,让我们深感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可与支持,也看到了全省各级各部门在推动教育强省战略中的积极作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荔茗说,下一步,学院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型医卫人才,为“健康湖南”建设贡献力量。
努力办好三湘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省教育大会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遵循。”张家界市教育局局长姚晓丽说,下一步,张家界教育系统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魂,写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鉴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思政“金课”;坚持“全员文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活起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双优双强”,努力办好三湘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谢永红表示,学校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持续深化、优化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运用表现性评价、伴随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方法,探索构建教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的鲜明导向,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育人职责、大胆进行教育创新。
“本次教育大会提出,要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上聚焦发力,这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勇说,湘西州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致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抢抓与长沙结对帮扶机遇,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完善教师暑期全员集中培训的“湘西模式”,持续开展“1358+名优特”青年教师培优工程,以优化配置教师资源,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加快构建湘西州教体高质量发展体系,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编辑:王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