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教育快讯 > 详情

湖南3个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发布

2025-02-11 16:57:24 来源:湘微教育 作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基础教育战线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与创新经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教育报刊社秉持导向性强、公信力强、创新性强、影响力强的原则,经过严格、审慎的专家评审,近日,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正式发布。

湖南3个案例入选

一起来看看湖南的创新做法吧

案例类别

强化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片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将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全省掀起“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热潮。

高位推动,建立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13个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韶山红色研学工作机制。各地成立专班,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抓好活动组织实施和学生安全保障,开通了“我的韶山行”专列。

把研学过程整体设计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毛泽东广场,通过齐诵爱国誓词、同唱红色歌曲、集体献花瞻仰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缅怀革命领袖。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选取7个授课点、开发设计12堂微课,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教学,让学生产生情感触动。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组织学生参观毛泽东同志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平起居场所,鼓励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追求真理。为突出课堂育人核心功能,开发一堂现实与历史深度结合的思政大课《恰是风华正茂》,引导学生探寻毛泽东同志成长之路,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树立远大志向。开发小、初、高三个学段共 36堂主题研学课程,统筹讲解员、思政教师等专业力量,组建思政课讲师团队。

开辟了思政教学新模式。开展沉浸式教学,采取讲解员现场教学和全息投影、数字展厅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身处实地学习;开展启发式教学,组织互动式班会,由学生自主组织,分小组畅谈所见所闻所思所获;开展拓展式教学。强化行前行后延伸教学,设计研学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及拓展作业。

自2023年4月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组织225批次13万名中小学生赴韶山研学,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类别

聚焦群众关切,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图片

以五个“第一”统筹推进县域高中齐头并进

湖南省常德市教育局

湖南省常德市坚持市域“一盘棋”统筹,形成了县中“优质均衡、特色多样、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把全域高中学校整体提升作为“第一理念”。优化学校布局,每个县市至少建好1—2所高标准普通高中学校,高标准搬迁5所县一中,高质量整合9所农村高中;推进多样发展,实现“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坚持把教师作为“第一资源”。实行“专家治校”,注重校长基层多岗位历练,坚持从教师中培养选拔校长;强化“梯队建设”,构建教师成长体系,构建从高一到高三的“大循环”培养机制;全力“拴心留人”,设立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给予10万元重奖,建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激励制度。

坚持把招生管理作为“第一环节”。严格属地招生政策,严格指标到校政策,严格阳光招生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态。

坚持把教研教改作为“第一动力”。打造教研教改范式,每个学科设1个市级教研基地,每学科组建10人左右的市级学科教研核心团队,积极开展抱团教研。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破解“重刷题”“乱补课”等问题。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包括办学行为、文化成绩、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共18个要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学年一次考核促进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把调动各方力量办学作为“第一保证”。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和定期议教制度,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1次到校现场办公;通过“教师暖心大家访”“晚自习亲子陪伴”等举措,开展高质量的家校互动。全市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从教为荣,民以助教为乐”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常德实现县中整体提质,多项教育评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全国推介,走出一条具有常德特色的县中高质量发展之路。

案例类别

狠抓校园安全管理,守住学生生命安全底线

图片

制度化法治化夯实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体系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预防学生溺水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民生工程高位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一盘棋”,协同作战,防溺水形势持续向好。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全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省长、市长、县长、局长、乡长、河长、村长、校长、家长“九长”齐上阵的防溺水工作格局。

强化制度化法治化约束,织密织牢责任网。2021年出台暑期防范学生溺水20条工作措施,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

实行疏堵结合,提升工作成效。各县市区建立辖区水域分布、联点领导、监管主体、巡防人员和防范设施配备清单,高风险重点水域配备“四个一”设施,利用摄像头、无人机组织智慧巡查,村(社区)组建防溺水巡守队伍。扩充游泳场所资源,推进学生游泳技能学习培训。为事实孤儿、留守儿童等学生提供假期拓展服务,充实学生假期生活。

创新宣教方式,推进入脑入心。联合省委宣传部、湖南日报社等媒体单位加强《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解读和防溺水安全常识普及,全面开展防溺水“十个一”教育活动,举办相关活动、竞赛,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力普及防溺水“七不两会”知识,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识险避险能力。

据统计,2023年全省中小学学生溺亡人数,在2022年较2017年下降90%的基础上,比2022年再下降30.3%,2022年、2023年连续2年未发生较大(3人)及以上学生溺亡事故。截至7月20日,2024年学生溺亡人数较上年同期下降10.2%。

编辑:刘佩林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