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乡音桥,牵系游子心
文/刘骏平(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4级小学教育五年制1班学生)
对于游子来说,故乡的一言一语,一花一木,都是心灵的慰藉,是灵魂的归宿。而在这繁华喧闹的城市里,一声乡音,便是那道连接着我们与故乡的桥梁。
乡音——一串记忆的钥匙
我仍记得开学那天的上午,我游走在偌大的校园里,穿梭在一栋栋高楼之间,脚步匆匆。城市的快节奏几乎让我忘记了自己来自何方,直到那天午后,我在宿舍里听到了那句熟悉的乡音。
“小同学,你也是这个寝室的吗?”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夹杂着厚重的乡音,从我身后传来。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我转过头,看到了那张黝黑而亲切的脸。我心头一热,眼眶竟竟然有些润。那乡音,如同一串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宝箱。我想起了家乡的田野,想起了初中的同学,想起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雪花丸子。
乡音——一条情感的纽带
在异乡,乡音是情感的纽带。每当听到乡音,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对家人的无尽牵挂。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窗外的世界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往日如钢铁巨兽般的高楼大厦,似乎在向我们弯腰鞠躬,随着火车的加速,它们的身影便开始倾斜起来,仿佛在进行着优雅的退场。而我不停在心中祈祷“退”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突然,在我的身旁有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攀谈起来。“你也是新化的吗,弟兄?””是的啊!”两人相视一笑,随后便开始用家乡话谈论起家乡的变化,童年的趣事。我就静静地在一旁听着,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那乡音却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我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加入他们的谈话,想要告诉他们,我也来自那个美丽的地方,我也是新化人!
乡音,让我们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让我们在陌生的城市里不再感到孤单。
乡音——一处心灵的港湾
在异乡生活的日子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每当这时候,乡音就成了我们心灵的港湾,给我们力量,让我们重拾起直面困难的勇气。
记得那个军训后的中午,我在食堂打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将滚烫的热汤浇灌在我手指上。那一瞬间,一股灼热的痛感如同触电般迅速爬满全身,紧接着,如同针扎般的刺痛涌上心头。
到了晚上,那根手指上起了一个巨大的紫色水泡,我忍着剧痛搓洗着自己的军训服,仿佛每一秒钟都是煎熬。就在这时,我接起了母亲打来的电话,此刻,眼泪如同断线珍珠般不停落下,我带着略微哭腔与母亲倾诉。
我听见她话语里的关切,她用那熟悉的乡音不停安慰我,夸奖我勇敢。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乡音,给予我面对困难的力量,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乡音,是那道连接着游子与故乡的桥梁;乡音,给予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无论我走到哪里,乡音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最深情的牵挂。
(指导老师/廖均梅)
编辑:陈群和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