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 · 治校 > 详情

【书记校长谈治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及作为

2025-09-04 17:06:3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黎杰明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赋能教学结出的硕果,令人鼓舞,备受关注。这个先进工具,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懂还是不懂,它都明明白白地来到了教师的身边,如何看待它,如何利用它,成为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必修课。大潮大浪面前,唯有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行稳致远。

一、看清方向,抢抓机遇,勇立潮头不缺位

AI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它改变着教育管理的模式、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

AI赋能教育显示出了六大优点:重构教育生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师生关系,改变教育管理,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2024年一份教育质量监测显示:同一知识点,传统课堂平均用时35分钟,而依托AI诊断的精准教学课堂仅18分钟,学生正确率反而提高12个百分点。人工智能不是花架子,而是真管用,它可以为教师“减负”,为学生“提效”,为管理“赋能”。

因此,对于这股技术浪潮,我们不能缺位,要做的就是主动出击,做AI技术的使用者、传授者、引导者,用我们的专业素养与优势,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看守岗位,锚定目标,把握要求不错位

1.做好人机协同的新角色。AI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只是教育教学的工具,为教学活动提供智能化支持,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避免过度依赖AI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AI工具提供的结果进行判断和调整,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充实和更新优化资源,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促进教案优质、作业典型、课程素材的沉淀积累和分享。同时,要充当学生与AI工具的桥梁,起到协调的作用,让学生能准确认识AI赋能学习的作用,习以为常地正确使用AI。

2.履职教学的主体角色。智能软件不仅改进了教学的手段,而且颠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基础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推荐优质的资源。学习不再是几十人同乘一艘船,而是每个人都是自己这艘小船的舵手,人工智能是他航行的智囊和陪伴者,老师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心灵的启蒙、情感的守护、学习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可以变成随时学、随地学、反复学、纠错学,但如何学、怎么学好与学会,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变,要变的是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用好AI赋能教学与学生成长。学习有了新的任务,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

3.促进教学环境变革的角色。AI在应用场景方面,全面促进教育教学环境变革:一是通过智能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提供平等的优质学习机会;二是智能适配技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基础,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进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三是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智能评估系统,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全貌,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四是充实而真实的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动态优化,促进教育治理更加智能、高效和人性化。如从评估上看,可利用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评估,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这些变化给发挥教师角色的能动性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4.担当学生成长的促进角色。智能时代的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拓宽视野,开辟新径,激发潜能。随着技术的进步,AI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为不同学习能力和进度的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需求的学习路径,确保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高效学习;提供随需应变,为学生创造支持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可实现知错即改,实现精准、高效的知识点补强。让学生知道、做到,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正在召唤教师的新担当。

三、看住职责,通力合作,守正创新不越位

AI赋能教学是时代送给教师最珍贵的“成长礼物”,发挥其作用,有待妥善处理四个“结合”。

1.个人与团队相结合。AI技术的应用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包括硬件设备的更新、软件系统的升级以及教师的持续培训等。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课题值得探讨,如AI作业批改如何与教学目标、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个性化的练习,如何落实应教精教,同一学科各学段如何有效贯通。这值得教师要在个人日常的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总结提升。同学科各学段教师要走到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把问题当成课题,把每一节课都变成教研课、展示课、汇报课,研讨学科的共性问题,研讨各学段学科个性特色,既明确分工,又相互给力;既着手解决当下的问题,又着眼思考长远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保证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持续应用和发展,需要教师个人的智慧,更需要学科组的团结合力。

2.教学与教育相结合。AI赋能教学这种新的业态,学生如何使用AI达成最初目标,家长怎么与教师同向而行,AI背景下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信息的保密处理,如此等等情形都会成为新的课题。要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在教育学生认识使用AI助力的重要性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不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去引导,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一份情去温暖另一份情。对班级而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共性活动少,班级的管理、班级活动的设计、激励学生的方式方法都要重新定义,重新规划,重新审视。对家长而言,求得家校共育,要让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Al赋能的好处,干干净净地释放这样那样的疑惑,开开心心地支持技术的使用。所有的这些工作必须做,必须做彻底,教学中有教育,教育中有教学,二者不可偏颇。

3.减负与增效相结合。AI能帮助教师做很多工作,可分担不少简单而重复性的工作。但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减负不应是使用AI的动机,真正的目的是使自身工作获得更大、更有效的价值。从提升教学质量上看,要让AI真正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掌握好其使用技巧,做有益于工作的事,办自己难办的事,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要不断充实、优化资源,资源一要新颖,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契合当下政策环境,尤其是文科类资料;二要切合校情、学情,不同层面的学生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资料;三要精简,讲课视频、练习题、限时训练、单元测试题等都要做到花中选花,更典型,更有思维训练量。如教学视频,学校可以录制专门针对每个知识出错点的讲课视频,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出错点有三个:移项变号、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录制这样的小视频,对学习应该是有帮助的。做了,一方面能提高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能提升AI赋能的能力。因此,减负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好业绩。

4.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关注AI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既要把它看作是工具,又要把它看作是技术。使用AI,有两个永恒的命题,一个是守正,一个是创新。守正,就是要守住初心,为什么要用AI,用AI做什么。相信它会成为师生的好帮手,但也会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教室空间的设计,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师日常课卷的处理,教研方式的调整,教师课时课业任务,教学进度的共性与个性,教学评价的维度,学生信息的管理,家校共育互动模式,资源的更新与优化,如此等等的这类似情形都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扑面而来,我们一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穿旧鞋走新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守住初心,创新技术,在AI赋能的道路上就会行稳致远,得心应手。

AI赋能教学的时代已经来临,教师应该主动迎接上去,方向对了,就会不怕路远,只要出发,就会到达,心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重新焕发新的面貌,定能圆满完成担当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

编辑:曹鑫宇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