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馥嘉 罗欣宇 覃凯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来了。”近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和谐社会促进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实践活动开班仪式在宁乡市沩山乡沩峰村村委会举行。沩山乡妇联副主席卢红飞、长沙职院和谐社会促进会指导老师杨玉荣出席仪式,全体志愿者及50余名沩峰村学生参加,志愿者陈雨欣担任主持。
开班仪式上,卢红飞代表沩山乡与沩峰村对长沙职院服务队的多年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她提到,正是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服务队的默默坚守,让乡村孩子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欢乐时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长职的爱心与知识继续陪伴孩子们成长。
杨玉荣表示此次活动以教育关爱为宗旨,肩负“青春湘伴”使命,致力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送去关怀,同时为长职学子搭建起实践锻炼的平台。作为指导老师,她将带领志愿者严守纪律、筑牢安全防线,用专业技能服务孩子,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在实处。
志愿者代表向俊贤作表态发言。她表示,团队将结合孩子们的性格与兴趣定制普通话、绘画、朗诵等特色课程,做好学业辅导与安全引导,同时深入调研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仪式现场还开展了书籍捐赠活动,卢红飞与杨玉荣向孩子们赠送了《唐诗》《宋词》等爱心书籍,孩子们双手接过书籍,脸上洋溢着纯真灿烂的笑容,现场掌声不断,氛围温馨而热烈。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实践中,推普与支教课程自然融合,成了孩子们期待的“趣味课堂”。清晨的村委会教室里,常能听见童声齐诵《雷锋日记》。女孩晨晨问:“老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真的能一直帮到别人吗?”志愿者肖冰洁回应:“就像雷锋和战友缝被子,把小事做好,就能温暖别人呀。”问答间,规范的普通话里多了份对“坚守与奉献”的理解。
普通话知识课上更是创意满满,志愿者于美丽用卡通插画把“z、c、s”和“zh、ch、sh”比作“戴帽小刺猬”,拿“汽车爬坡”讲解四声调,让抽象的发音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传话PK环节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简单语句经多人口耳相传,最后答案与原意竟大相径庭,惹得孩子们哄笑不止。不少孩子激动地表示“原来没说好普通话,传话都会变样啊。”绕口令挑战中,《阿牛和牛》等内容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孩子们在欢笑中纠正发音,从羞涩到主动展示,普通话表达能力悄然进步。
为了让推普工作更精准,每日晚餐后,志愿者们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当地游客服务中心,以线上问卷形式对游客开展普通话使用调研,围绕使用频率、场景等内容收集信息,后续还将持续扩大样本量,为推普工作筑牢基础。
据了解,这是长沙职院和谐社会促进会踏上宁乡乡村的第3年,也是服务队坚持志愿服务的第16年。沩山乡因沩水源头得名,拥有独特地方文化,推广普通话对便利当地交流、助力区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次活动将在沩峰村开展十天,期间志愿者不仅会通过趣味互动帮孩子规范普通话发音、提升表达能力,还将开设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同时计划走访当地景区,与村民、游客沟通,了解语言障碍、服务者普通话水平感受等实际需求,让推普工作贴合乡村发展实际。作为雷锋故里的职业院校,长沙职院始终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将“培养雷锋式职业人”融入育人全过程。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每年暑期的“三下乡”活动,都是学子们践行担当的舞台,也是他们积蓄力量、将来报效祖国的练功场。未来,学校还会持续深耕这片育人土壤,让更多青年用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