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邹兆林 邱盛德)长娄名师携手共研,单元教学赋能成长。5月14日至15日,由娄底市师资培训中心精心策划的娄底市刘硕鹏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与长沙市邓仕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研修活动在涟源市长郡蓝田润和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单元整体教学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吸引长沙、娄底两市10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深度参与,通过“专家引领—课例展示—深度研讨”多维联动,共探单元整体教学创新路径。
两天的联盟研修活动,遵循“教材研读、课例打磨、课例展示、辐射推广”四步推进机制,前期扎实完成教材研读与课例打磨,通过多维度课堂呈现、现场深度研讨及专家专题引领,推动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示范课展示环节,刘硕鹏名师工作室分6个小组进行单元教学展示,每组以“教材解读 + 课例实践”的双轨模式展开。教师立足单元整体视角,从课标要求、学情分析、知识逻辑等维度解构教材。授课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融合信息技术、设计实践探究活动等方式,将单元教学理念转化为生动课堂。其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探究多个数之和的奇偶性》《分数的再认识》等课例以结构化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小数的初步认识》等课堂则借助多元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充分展现单元整体教学的创新实践成果。长沙市邓仕秀工作室核心成员曾丹老师执教《多边形的面积》示范课,以转化思想贯穿始终,学生在图形剪拼中自主推导公式,展现结构化教学魅力。
展示课后,两市观课教师与授课教师团队围绕教学设计、学生课堂生成、结构化教学策略等议题展开现场对话,通过“实践—反馈—改进”的闭环研讨,碰撞思维火花,形成教学优化共识。
邓仕秀首席带来《结构化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以数与代数板块为例》专题讲座,从学科知识、学生思维、教学结构三大维度,系统阐释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实践价值。刘硕鹏首席带来的《我们怎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分享,以详实案例与理论阐释,强调“真正的结构化不是由教师教给学生,而是学生真正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并实现生长”。她指出,教师需以学生立场重构课堂,通过单元整体设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两位专家的深度解读为教师们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方向。
此次长娄两地名师工作室携手,以课例为研究载体、研讨为协作纽带、理论为专业引领,构建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域研训平台。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成长开辟了“实践—反思—理论提升”的新路径,加速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更是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构建“名师流动—资源共建—知识共享”的生态系统,塑造新时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底层逻辑。这种跨区域名师联盟强调打破区域间教育资源壁垒,通过名师资源流动、共享、协作与共生实现教师群体的协同发展,不仅是教师发展的赋能平台,更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的途径。
工作室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共同体”思维激活教师发展动能。一是打造“雁阵模式”,发挥头雁效应。名师工作室是娄底教育的“精锐部队”,在课程改革、课堂创新、课题研究、资源建设中带头攻坚,通过首席名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专业魅力去助推团队成长。二是构建“共生系统”,促进资源共享。以此次长娄名师联盟活动为契机,建立“城乡结对”“跨校联盟”机制,有效运用“同步教研”“送教下乡”“专递双师课堂”等模式,实现区域教育从“零和博弈”走向“共生共荣”,最终实现“1+1>N”的协同效应。三是营造“数智平台”,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互联网+教师发展”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建设“名师联盟云平台”,共享精品课例、微课、课题研究成果,使名师联盟真正成为娄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
编辑: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