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桥
文/郁紫彤(长沙航天学校学生)
在我心中,故乡的桥承载着无数温馨的回忆。从它刚修建时的光滑平整,到如今略显凹凸不平的模样,不过短短十五年时光。
记得年幼时,爷爷总是喜欢牵着我的手,穿过家门口的那座石桥。桥对面是广阔的稻田,金黄一片,如同金色的海洋。那时的我充满好奇,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爷爷,这个长得像杆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爷爷总是耐心地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的头,微笑着回答:“这是水稻,等它成熟后,我们会把它割下来,打成我们吃的米饭。”我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真的吗?那稻子真的会变成我们吃的白白的米饭吗?”爷爷依然耐心地解释:“等稻子成熟后,会结出稻谷,稻谷里面的果实就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那我以后也要种稻子,这样就能有吃不完的米饭了!”爷爷慈祥地看着我,称赞道:“好啊,那爷爷以后就有口福,能吃到你种的稻米了。”
儿时的我总是那么活泼好动,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疯玩,回来时总是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爷爷从不责怪我,只是无奈地摇摇头,然后拉着我去水桶旁,用水瓢打来清水,帮我把脸洗干净,再给我换上一件干净的衣服。他总是故意逗我说:“我们家的小煤炭又变回白玉丸子了。”我则气鼓鼓地反驳他,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如今,我已经从幼儿园、小学走到了高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补课上,很少有机会和爷爷见面。今年过年回家时,我又经过了那座石桥。它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变得坑坑洼洼,铁栏杆也早已生锈。我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回到熟悉的院子,我看到了久违的爷爷。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门前,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的手臂不再结实有力,眼睛也变得混浊不清,需要老花镜才能看清东西。
在我心中,爷爷就像那座带我走向世界的石桥。虽然石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坑洼不平,爷爷也会老去,但那份亲情和回忆却永远铭记在我心中。那座故乡的桥,不仅连接着两岸,更连接着我和爷爷之间那份深深的情感。我会带着这份情感,一直走下去。
(指导教师/刘渐娥)
编辑:刘静澜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