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湘潭理工学院学子把评弹唱到湖南经视

2024-12-19 16:28:2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肖潇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肖潇)“好听!还要给大家唱些么子咯?”“我要唱我家乡湘潭的新变化……”12月8日,在首届湖南高校(长株潭片区)曲艺大赛决赛中,湘潭理工学院商学院管理2202班蔡志华与经济统计学2201班李宇欣通过层层选拔,以一口湖南“塑普”与湘潭方言倾情演绎了独具韵味的男女评弹《湘潭好风光》。

这支湘潭地区唯一一支进入决赛的队伍,成功晋级获得“优秀节目奖”,不仅在表演中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还赢得现场评委高度好评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次日,《湘潭好风光》的表现被湖南经视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报道称,蔡志华与李宇欣“脑洞大开”,将苏杭一带的传统评弹与湘潭方言巧妙融合,创作出极具本地特色的创新作品。“这种大胆嫁接的尝试,拓展了曲艺表达的新形式。”蔡志华表示,“我们会继续努力,创作更多贴近生活、富有特色的作品。”

1

创新传承

评弹,作为苏州的传统曲艺形式,与湘潭并无直接联系。然而,在学院青年教师蒋昀佃的启发下,蔡志华灵光一动,将其“联结”在一起,他希望借助细腻见长、娓娓动听的苏州评弹来体现湘潭的名山胜水、风光旖旎,创作出了融合湖南“塑普”和湘潭方言的《湘潭好风光》。

这一创新得到了现场专业评委的高度评价。湖南省文化馆单人锣鼓表演艺术家李迪辉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新颖的文化尝试,更展现了年轻人在传承与创新上的无限潜力。

为了展现湘潭风光的独特韵味,蔡志华和李宇欣深入学习湘潭的历史文化,与本地同学交流方言发音,并邀请湘潭曲协的肖湘杰老师进行指导,肖老师一眼便看出他们并非湘潭本地人,指出他们的湘潭话并不够标准。

湘潭曲协肖湘杰老师与蔡志华、李宇欣同学交流表演技巧

此时临近决赛,蔡志华与李宇欣试图转换思路,选择全程用普通话来进行演唱,但他们仍觉得失去了一丝韵味。在比赛前夕,蔡志华与李宇欣决定继续采用湘潭话来进行对白,“既然是唱湘潭风光,我们还是觉得用当地语言来表达会更合适。”他们通过不断练习,最终成功用湘潭方言呈现出这部曲艺佳作。

3

与“艺”结缘

蔡志华自小耳濡目染民乐,逐渐对曲艺产生浓厚兴趣。然而,他与民乐真正结下不解之缘,是在高中时期的一个偶然机会。一天,他前往朋友家玩耍,恰巧听到朋友弹奏琵琶,袅袅余音,那悠扬清脆的琴音深深吸引了他,使他深陷其中。这种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在大学,他加入器乐团。2021年,蔡志华在吉利职院的“迎新晚会”上初次亮相,演绎了他钟爱的民乐“琵琶”。在舞台上,他呈现了多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当代学子的精神风貌,还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了正能量。

从只是单纯的爱听,到表演,再到创作,他在曲艺的学习道路上稳扎稳打,不断精进。2024年,他在湖南省第八届“洞庭杯”民族器乐大赛获得金奖。

同样,李宇欣也对音乐充满热情。备赛期间,二人经常排练至深夜,力求呈现出最完美的舞台效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让作品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展现在观众眼前,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曲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

追逐梦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及时间碎片化趋势,当下,愿意静下心去观赏曲艺演出的人日渐稀少,致使曲艺领域宛若一片“荒地”,而要重新“开垦”此行业,无疑需要面临漫长且艰巨的道路。

蔡志华与李宇欣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现状,想“尽可能地去改变它”。尽管他们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但对音乐的热爱依旧不减。他们加入器乐团后,将排练与表演视为自己的日常。每晚7时至9时,成为他们最为繁忙的时段。无论是器乐团教室还是宿舍,乃至校园的各处,都见证了他们辛勤练习的背影。

蔡志华与李宇欣共同说:“我们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表演排练的机会,有比赛或者有表演不去的话,总会心里空落落的,好像错过了什么。”迎新晚会、十佳歌手、才艺大赛等活动中,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经常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6

同时,在课余时间,蔡志华从不闲着,而是积极奔走于长沙音乐厅、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的音乐会之间。他在沉浸音乐旋律的同时,也在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自2023年7月份到现在,蔡志华还在一家琴行兼职了一年多。每当琴行没有顾客时,他便利用空闲的时间全神贯注地练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民乐的精髓,为未来的舞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步入大三学年的蔡志华和李宇欣,在一次次的登台表演中,更加坚定了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的执着追求。李宇欣希望通过考研进一步的学习深造,能够更系统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蔡志华,期待着未来能够通过专业“跨考”升入更高层次的学校,攻读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诗蕾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