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米贝苗族乡学校小记者站的小记者杨思彤,我很荣幸成为一名小记者。
没接触“小记者”这个身份之前,我天真地认为主持人、记者这类职业没什么挑战性。在我幼稚的想法里,不就是把自己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嘛,哪里需要费神去记词背稿呢?可当我真正开始亲身体验后,我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也才真正懂得这份工作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
2024年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那是我小记者生涯的起点。
那天下午,师生们像一群欢乐的鸟儿涌进食堂,准备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刚踏入食堂,一股浓浓的粽叶香就如热情的精灵迎面而来,直往人的心坎里钻。再走近些瞧,一桌桌摆放整齐的粽叶、糯米、红枣、花生等食材映入眼帘。那糯米似冬日初雪般雪白,每一粒都饱满得像是要胀破肚皮,光是看着,仿佛就能感受到那香甜软糯的滋味,诱人极了。同学们则像一群活泼的小猴,一入座便上蹿下跳,那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对周遭一切事物的好奇。等到了包粽子环节,可真让大家犯了难。虽说粽子都吃过不少,可真要动手包起来,同学们就像闯入迷雾森林一般,一头雾水。瞧那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就像迷失方向的小鹿。这时,老师挺身而出,站在同学们中间开始耐心示范。
老师先拿起一片粽叶,轻轻一卷,粽叶就很听话地变成了一个小巧的锥形。接着,老师舀了一些糯米,那糯米如珍珠般“哗啦”一声落入粽叶中,再放上一颗红枣,再铺上一层糯米。最后,老师把粽叶剩余的部分顺势一折,用绳子迅速地缠绕、打结,一个精致的粽子就诞生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同学们则在桌边目不转睛地学着,那认真劲儿仿佛在对待一场重大的考试。有些机灵的同学很快就掌握了诀窍,有模有样地包起来,可还有些同学呢,手里拿着那漏着料的粽子,眉头紧皱,满脸苦恼与疑惑,就像捧着个解不开的谜题。看着同学们包出的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粽子,有圆滚滚像个胖娃娃的,有扁扁的像个小枕头的,还有奇形怪状说不出像什么的,在一旁负责记录的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时间差不多了,我得开始采访了。手中的稿子已被我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可心里还是紧张得打鼓,就怕出一点差错。当我走到镜头前,脸一下子就滚烫起来,拿着话筒的手也不受控制地颤抖。当拍摄同学按下开关那刻,我上一秒还记得牢牢的词,一下子就从脑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刚到嘴边的话又被我咽了回去,就这样,第一次录制以失败收场。
不过,有了第一遍的尝试,我找到了问题关键——太紧张了。于是我试着深呼吸,一下、两下……慢慢地,紧张感在消退……我又在旁边反复顺了好几遍台词。再次走到镜头前时,心里多了几分自信。“大家好,我是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新晃站米贝苗族乡的小记者杨思彤……”我成功了!
周末,我看到了自己的首个拍摄作品,尽管其中存在不少不足,可自豪之情仍在心中肆意蔓延。我终于成功地迈出了这无比关键的第一步。再回望桌上那张皱巴巴的稿子,竟不可思议地发觉它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了。
这段美好的经历,在此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感谢小记者工作,它是我成长的摇篮,塑造了如今积极向上、充满好奇和热爱生活的我。它让我懂得,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每一个故事都有其价值,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收获和成长,带着热情与热爱继续书写属于我的精彩篇章。
小记者作品:【新晃站】粽叶飘香,传承民俗,新晃米贝苗族乡学校师生共同包粽子庆端午佳节
(作者 米贝苗族乡学校小记者杨思彤 指导教师 潘旻霞 杜雅洁)
编辑:肖亚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