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杂谈 > 详情

最美秋日葡萄沟

2024-09-26 17:24:5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帆

朋友,你到过深秋的葡萄沟吗?

从驻地人才小区出发,沿着博格达路步行半小时,穿过一条尘土飞扬的村道,便走进了闻名遐迩的葡萄沟。这条长约8公里的绿色走廊,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炎热干燥的吐鲁番盆地铺设的一片生命之洲。它位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峰的南坡,20万年前,因火焰山断裂和河水的冲击而形成。布依鲁克河宛如一条惊艳的绸带,穿越沟谷,滋养着两岸的万物,使得这里树木葱郁,空气湿润,与周边火焰山的赤红炽热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茫茫戈壁中的一片绿洲,给人以无尽的惊喜与慰藉,像极了“火洲”中的一处桃花源。

最美秋日葡萄沟.jpg

维语中把葡萄沟叫做布依鲁克,意思是又多又好的葡萄地。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入内陆。时光更替,那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下,孕育出了甘甜可口的果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维吾尔族儿女;岁月流转,葡萄沟的葡萄品种不断丰富,品质日益提升,逐渐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珍贵商品,吸引着东西方商贾的驻足与赞叹。时值秋分,炎暑未消,葡萄丰收的季节已过,路两旁的葡萄园里却依然密密匝匝,翠绿葱茏。“这里的气温可比城里低三四度呢,真可谓是一处洞天福地!”刚到吐鲁番的援友兴奋地感叹。一路水声潺潺,羊儿轻声叫唤,我们朝着村落的深处走去。行至风情园,阿凡提故居里是否住过真的阿凡提,引发了我们好一阵争论。村口的文化广场上,三两个维吾尔族小巴郎追逐打闹,看到我们,好奇地打听着我们的来处,当我告诉他们来自与吐鲁番关系最亲密的地方时,孩子们全都咧开嘴笑了,用标准的普通话异口同声地回答“湖南!”新铺的石砖路上,来来往往最多的是黝黑的维吾尔族汉子驾驶的三轮摩托,车上无一例外,拖着的全是修剪下来的葡萄枝叶,应该是用做自家养羊的饲料吧?我想,这车里既满载着对过去丰收的丝丝喜悦,也应该承载着对未来富足的深深期许。路经青蛙巷,维吾尔族老人安详地端坐在院墙下,夕阳洒在他的脸上,一道道刻画着岁月沧桑的皱纹,竟然闪着光,那一刻,我晃了神。路旁架子上摆满的,刚从晾房里出来新上市的葡萄干才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捻起一颗,晶莹剔透,那甜,竟沁到了心里……

微信图片_20240926214452.jpg

“你说说看,这里的葡萄为什么这么甜呢?”作为地理老师的我改不了职业习惯,向同行的援友提起问来。吐鲁番的葡萄享誉世界,除了气温高,日照长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外,更得益于一位湖南老乡——被誉为“葡萄姑娘”的我国著名葡萄栽培专家王慧珠。自1955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吐鲁番当葡萄栽培技术员后,益阳姑娘王慧珠在这片盛产葡萄的土地上做了50多年的技术推广工作。她带领当地葡农推广优良品种,改变种植方式,将世代趴在地上生长的葡萄移种到架子上,才有了今天葡萄沟到处绿意盎然的景象,也让这片土地因独特的葡萄风味而享誉世界。当地维吾尔族老乡特别感谢这位汉族女技术员,于是便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黑力其汗”,也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的意思。被誉为西部歌王的著名音乐家王洛宾还曾以她为原型,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黑力其汗》。“葡萄沟里的葡萄博物馆里,还有着她的雕像呢。走,我带你们看看去!”我兴冲冲地带着大家向前走去……

从“葡萄姑娘”王慧珠到倾力打造葡萄沟成为吐鲁番旅游新地标并以身许国的第六批湖南援疆干部陈书国,数十年间,一个个,一批批湖南人不远千里,不畏关山从三湘四水来到火洲戈壁,他们坚守奋斗的故事至今仍在传唱;从星夜驰援湖南洪灾到飞上湖湘百姓餐桌,数千公里,一颗颗,一串串葡萄更传递着湘吐两地人民彼此相依的深情厚谊。

从博物馆出来,我脑海中忽然回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中那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课文《葡萄沟》,“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到吐鲁番一年多,来葡萄沟也有不少次了,今天我还是错过了课文中讲到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丰收盛景,也没有机会遇到“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的维吾尔族老乡,却依然不负我心中“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印象。

回家的路上,不知从哪里传来悠扬的歌声,“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我回过头去,太阳已渐渐的落到山的那一边去了。

(作者系湖南省第十批援疆干部 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校长 杨帆)

编辑:刘佩林

二审:李薇薇

三审:李茂林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