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成绩优秀奖状无数!湖南信息学院这个班级有点“牛”

2024-06-13 16:48:3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浩 叶娟娟

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浩 叶娟娟)校长担任班级导师,班级参与各类竞赛者100%,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囊括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A类一二等奖,其中1人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湖南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通信工程2班,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刻苦学习是班级主旋律

通信工程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2级通讯工程2班积极发扬“学而不厌,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该班在2023年奖学金评选中,1人荣获国家奖学金、5人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荣获校级“英才”奖学金;班级6人学习成绩排名在年级专业前十;大学期间,该班坚持每天集体在教室晚自习,切磋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学习资料,共创属于自己的挑战赛道。

该校校长张福利教授担任该班“班级导师”,他通过定期开展师生座谈会、导师班会、午餐会等,听取学生们的建议,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历、工作经历,分享对人生的感悟,让学生们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如果能有一个有阅历、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陪伴和辅导,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张福利表示,作为班导师,将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为他们助力掌舵、扬帆鼓劲。

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成长“熔炉”

对于2022通信工程2班的同学而言,奔波于学习、科研、学科竞赛习以为常,是忙碌却快乐的事情。在学科竞赛的平台上从不乏班级成员的身影,同学们也在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A类中,该班艾韬荣获全省第一名,车承志等4人荣获省级一等奖,罗振亮荣获省级二等奖。不仅如此,他们积极参与双创训练与实践,2支队伍成功入驻学校项目入驻孵化基地,在第九届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获得校级一等奖,在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竞赛、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湖南省“科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均获佳绩。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在学术方面的卓越表现和对知识的追求与热爱。

“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起到重要作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余波表示。

爱是班级不变的主题

22级通信工程2班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建立了以班规班约为核心,以“晚安熄灯”制度、“无手机课堂”制度及“学习经验分享”制度等特色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

除了学习、科研、竞赛外,2022通信工程2班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每一天都活力max。

同学们从校内走向校外,该班成员志愿服务时长超800h,10余人被评为学校“五四精英”。在文体活动中,他们肆意挥洒自己的汗水与才艺;在公益活动里,将心比心,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关怀,在各类志愿活动中大放光彩。

“爱是我们班不变的主题,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筹码,班集体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感恩对我们无微不至并悉心指导的辅导员,感恩每个帮助过、爱护过我们的任课老师。你们是我们追逐青春梦想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给予我们温暖的光。”班长艾韬说。

“爱心的传递使班集体增强了凝聚力,爱心是催化剂是阳光,是良好班集体的坚韧纽带。”班级辅导员孔祥兴说。

一直以来,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培养具有创新的科学思维、扎实的科研能力、卓越的科学素养、浓厚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北斗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能够自觉跟踪科学发展趋势、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及分析解决相关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优势,系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北斗引领、强基赋能”,以名师为引领,以“卓越工程师”学生培养为主体,以科研平台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完善课程及科研创新训练体系,不断深化拔尖学生培养机制改革。

编辑:王诗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