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谭理 通讯员 徐敏 王小庆)12月7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运用职教集团、机械行业高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产教联盟2023年会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力建设部工作推进会在株洲召开。大会审议通过职教集团(产教联盟)增补成员单位,并对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能力建设部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现场致辞,湖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柴世钦,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出席并讲话,职教集团(产教联盟)理事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傅成骏,中车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副部长彭鹏介绍行业企业发展情况,来自政行校企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促进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开展深入交流探讨。
作为大会主办方,湖南铁道职院党委书记方小斌向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业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办学72年来,湖南铁道职院始终坚持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尤其是近两年,学校围绕“双高校”建设、新校区建设等梦想工程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希望通过此次大会,全力加强产教协同,实行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共育,与联盟成员、兄弟单位一道,为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 随着大智移云、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未来主要朝着‘安全、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融合’的方向发展, 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 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步伐正在加速。”现场,刘友梅鼓励广大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 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培养更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匠,满足行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产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人才红利。
柴世钦指出,近年来,湖南高举“楚怡”职教精神旗帜,坚持把职业教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初步构建起具有湖湘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湖南乃至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此次大会的召开是湖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的一件盛事,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联盟、集团及共同体能力建设部的建设和发展,为联盟、集团及共同体能力建设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长期以来,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其列入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建设职业教育科技园,紧密对接“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轨道交通、航空、汽车、服饰等优势产业,株洲各职业院校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杨胜跃介绍,12月5日,株洲市召开湖南省唯一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成立大会,将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致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株洲样板”。
大会书面审议了《职教集团(产教联盟)2022—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工作设想》,揭晓了“智慧株机杯”机械行业高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结果,并举行了隆重的聘书颁发、项目签约和机构揭牌仪式。吕浩炯、周博文等众多行业专家、大国工匠获颁特聘教授、专业带头人、专业顾问、技能大师、企业班主任聘书,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学院等一批产教融合平台正式成立。
大会第二阶段,“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拉开序幕,省内外行业企业代表、高校专家学者围绕产教共商合作之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机遇畅所欲言,分享了深刻的见解与思考,提出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湖南铁道职院轨道交通装备产教融合中心揭牌仪式与论坛同步举行。该中心由湖南铁道职院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总投入超过1亿元,内设机车车辆整车整备车间、机车车辆部件检修车间等实训教学场地,配备复兴号动车、和谐电实体机车、CR200J机车等各类型机车车辆车身模块,如同将一座高铁车站“搬入”校园。
“中心的成立将极大提升学校教学实训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就近学习机车车辆的联调联试与故障检修技术,更重要的是将行业最新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学生身边,实现实训工位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湖南铁道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莹说。
编辑: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