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取消“平台打卡”不等于取消“教育”

2023-11-20 14:45:0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许朝军

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全国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强制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向记者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澎湃新闻》11月20日《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学习流于形式,加重家长负担》)。

据悉,2013年教育部基础一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安全教育相关实验和试点工作,选择适当地区建立安全教育平台。该平台的初衷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教育水平。但是随着安全教育平台的推广普及,原本意义积极而深远的好事,陷入了另外一种备受诟病的尴尬,那就是不少家长和教师反映的“强制打卡完成”,造成了让家长、学生乃至是教师不堪忍受的额外负担。特别是一些地方为提高平台使用率、提升安全教育效果,采取“完成率纳入教师和学校评比”、“日通报周排名”等措施,导致教师每天匆忙提醒督促、学生和家长疲于应付完任务现象,由于平台打卡答题频繁、有些题目超出学生年龄成长认知范围、每天打卡学习多集中在晚上、学生不能全部用手机打卡,不少“日打卡”成家长“代打”的被动选择,有时甚至出现了家长半途停车、停下手中事情疲于应付的尴尬和无奈,进而导致抱怨重重。原本意义积极的安全教育学习,成了让家长甚至是老师抱怨对象,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闻听取消“平台强制打卡”,师生和家长无不欢欣舒气。

可关键是,“安全教育平台”取消“打卡”后,师生很少登录“安全教育平台”将会成为常态,这对于中小学安全教育而言,也是看得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实事求是而言,“安全教育平台”纵有“强制打卡”和“增负不是”,但通过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用答题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的成效,还是值得期待而且具有实际价值的。一旦“安全教育平台”因“取消打卡”而人迹罕至,陷入寂寥,无疑只能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为,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那么“取消打卡”以后,学校安全教育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教育最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凡是适合学生成长和服务学生成长的,都应采取积极辩证态度,发挥其育人优势,摒弃其育人短板不足,发挥最佳育人效果。任何非此即彼的强制性做法,都是不科学、不足取的。因此,对“安全教育平台”的“打卡”之为也应该如此对待。

“安全教育平台”作为专业性学校安全教育资源库,自身意义和价值不能否认。但之所以备受诟病,是因为利用方式和教育手段走向了“强制打卡”的极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去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同样能在安全育人过程中大有作为。一方面,“安全教育平台”的资源库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信息来源和载体支撑。比如 “安全知识抢答”、“安全专栏设计出版”、“安全班会素材”等等,都可以来自于科学专业的平台资源。另外,随着目前学校安全教育日益多元、丰富、人性、科学,课后服务安全类课程、校内外活动实践内容的增设,以及节假日延伸性素养提升需求等等,都可以从海量专业平台资源中获取,而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师生、家长参与答题并借此开展相关竞赛活动,也同样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安全教育平台”不同样能发挥作用和成效吗?

让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诟病质疑的,是“强制打卡”方式,远非“安全教育平台”自身。同时,在家校共育、团队建设、禁毒教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各地各部门几乎都有“平台载体”,理性而言,这些平台都有育人功能和可期待的育人价值,但关键是,怎么对待和利用好这些“平台资源”。 从全面育人的角度而言,原本就因为“一刀切”和“强制”而走向“增负” 的不堪,同样也不能因为“一刀切”和“强制”而走向简单叫停取缔和“荒芜”的境遇。最科学理性的态度,是从育人角度出发,遵循“减负”与开展专题学习教育两不误原则,既科学发挥各类平台育人功能和作用,又要回答好“减负”并根治无序强制“打卡”的鄙陋,这恐怕才是最应该具备的态度和举措。

“取消平台打卡”后,安全教育何去何从?这道问答题的同类题型,应该是“取消平台打卡”后平台教育资源何去何从?坚持科学利用、人性对待,坚持“减负”与开发利用好现实育人资源相结合,坚持多思维、多渠道、多措施构筑立体育人网络,这才是最应该秉持的态度和行为。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