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高校“表白墙”不能沦为“发泄墙”

2023-10-23 16:00:3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许朝军

“使用‘表白墙’的校内同学应当自律,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在‘表白墙’等网络上的自媒体平台,互相尊重都是同学间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对自己的言论考虑后果,不可利用‘表白墙’的匿名性特点,将其作为肆意发泄的平台。”10月17日,河南工学院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则校党委宣传部的声明。该声明表示,近日,学校处分了私自运营学校账号的在校商户,借此机会,对所有借用学校名号但未获得学校授权的自媒体账号发出声明。(《澎湃新闻》10月18日)

高校“表白墙”的最初目的,是以校友互助为初衷,给校内同学提供牵线搭桥的平台,也就是给大学生表白“心里话”一个空间和载体,这也是促进校内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交往环境、促进交友交流的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白墙”也开始走进网络,依托论坛、微信、QQ空间、抖音等,成为大学校园网络虚拟交际交流和发表心声的温暖虚拟空间。

不管是任何一种形式,大学校园“表白墙”有存在的必要,也有提升校园交流交际质量的现实需求,而自身承担的大学生信息沟通、互助交流和虚拟交际功能,也让“表白墙”充满温暖温馨意味,有些甚至成为师生之间活跃气氛、增进了解、调节校园生活色彩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关键是,现实中并非所有高校“表白墙”都在温暖“表白”。

随着一些不良行为和不健康表达的出现,“表白墙”也被蒙上了一层灰纱。一方面,一些自媒体运营商嗅出“表白”背后的流量商机,打折“表白墙”的名义,通过炒作和传播不实信息等方式,吸引眼球流量,让“表白”内容变得庸俗不堪甚至出现违法违规信息,在收割流量的同时,却让“表白墙”走向了不堪和堕落,不仅表白交流交际和互助的校内和谐情感沟通难觅踪迹,个别畸形操作还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温床和空间,成为玷污高校静朗、侵袭师生身心健康的“污浊空间”。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善,引导不力,再加上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在追求新奇、追逐劣币效应的基础上,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自我意识和另类表现,在“表白墙”上肆意妄为,乱画乱“吐”,出现大量偷拍信息、不实信息和追求感官享受、侵犯他人隐私的图片文字,有些甚至还出现了捕风捉影、侵犯他人人格权益的“掐”、“吐”、“黑”行为,这些不仅让“表白墙”的温情荡然无存,而且还滋生大量违法违规行为,给同学和个人造成严重成长隐患,有些甚至埋下触犯法纪的隐患,“表白墙”已经成为污浊不堪、信口雌黄的“发泄墙”。

高校“表白墙”缘何沦为“发泄墙”?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是高校忽略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引导,尤其是忽略了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构建、一番规范自身行为的法纪意识培育以及健康成长素养追求的涵养,导致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处理人机关系、校园交际、同学情感等方面,“大大咧咧”地有利于道德和法纪的边缘,导致把“表白墙”当做“发泄墙”,信口雌黄,所以而为。因此,解决“表白墙”沦为“发泄墙”,高校主动而为,把发生在大学生中间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作为教育引导成人成才的重要契机,及时加强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健康挺赶交流、文明言行、遵循公共道德、敬畏社会法纪教育,是当务之急的干预和引导。另一方面,“表白墙”沦为“发泄墙”,也暴露了高校在管理现实和虚拟交际工具方面的滞后和疏漏。高校应该主动出手,建立完善健康积极的校内“表白墙”,打击治理各种打折高校“表白墙”运营的不良自媒体,并通过强化监督巡察、加强网络执法监管、依法规范师生“表白”行为等,给“表白墙”装上“防火墙”,“表白墙”才不会被玷污和蒙羞。

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兰州部分高校调查数据为例,发现有 75% 的学生曾在“表白墙”上看到过恶意攻击他人的信息。同时,在200 份问卷中,有 38% 的人认为校园“表白墙”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加强高校师生法纪教育的迫切,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高校发生的一些触及违法犯罪的现象,亟需进行专项治理。因此,结合部分高校“表白墙”沦为“发泄墙”的显示,高校管理房更应该充分发挥法及教育规约和执法监管的作用,通过设置“表白提醒”等方式,依法依规警示规范师生“表白”行为,确实很有必要。同时,对于一些打折“表白墙”名义违法按运营的自媒体,以及触犯法纪随意污蔑和侵犯他人隐私权益等的违法行为,也有必要从严查处,依法严惩,并及时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教育引导师生用好“表白墙”,“表白墙”也就不至于沦为“发泄墙”了。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