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评论 > 详情

让“禁补令”长牙齿

2023-10-12 09:17:3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汪昌莲

最新提醒!教育部日前颁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将自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将依法从重处罚。此前,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办法》答记者问时表示,欢迎人民群众如实监督举报,共同推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共同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10月10日爱济南新闻)

不可否认,违规补课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违规补课行为,发现和查处比较困难,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存在短板。特别是,部分地方和学校对违规补课态度暧昧,甚至默许纵容;对治理违规补课工作重点不明、方向不清、敷衍应付。尽管国家及地方年年重申“禁补令”,但由于没有处罚措施,“禁补令”实际上已沦为“进补令”。基于此,教育部出台新规,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将依法从重处罚。可见,今年治理违规补课现象,将有法可依。

此前据媒体报道,仅今年暑期,各地已发现和查处多起违规补课事件。可见,面对“禁补令”,部分学校、培训机构和在校教师,仍在顶风而上。特别是,据媒体透露,一些在职教师完全背离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课上不讲课后讲,免费不讲收费讲”“课堂不讲重点,课后强制收费补课”,有的甚至给不参加有偿补课的同学“穿小鞋”。当一个教师用商人的心态去经营教育和教学时,这样的教师怎么能为人师表?又怎么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和信任?违规补课,正在不断败坏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着社会和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问题是,不仅一些在职教师无视“禁补令”,那些急于让孩子“比学赶超”的家长,也会明里暗里抵制“禁补令”。各地违规补课屡禁不止的现实告诉我们,越是明令禁止的东西,越是有人将其视为“珍宝”,死死抱在怀中不放;更何况,违规补课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一个刚性不强的“禁补令”,面临“法不责众”的尴尬。基于此,让“禁补令”长出牙齿,对违规教师进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前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湖南长沙出台史上最严“违规补课整治令”,教师违规补课被查处二次以上,将取消教师资格,值得各地仿效。

可见,重罚教师校外培训,让“禁补令”长牙齿。换言之,遏制违规补课乱象,关键是强化师德惩戒。必须将违规补课,纳入师德“负面清单”,实行“零容忍”,切实规范学校办学、教师从教行为。一方面,将不参与违规补课,作为衡量教师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与绩效考核挂钩,可使违规补课之风得到一定的缓解;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讲师德与操守,不择手段从事违规补课的教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当进行严厉查处,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当然,从长远来看,改变单一的功利的教育评价体系,拓宽孩子们受教育模式和成才途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素质教育理念,方能从根本上遏制违规补课乱象的泛滥。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