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杂谈 > 详情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将阅读融入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3-05-10 09:23:04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熊丽红

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人生视野的扩大、心灵与思想的成长都与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们只有在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多种读物时,才能汲取生命成长所需的养分。因而,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阅读便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的是“知识本位”,强调“双基”。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出现,语文教学侧重点已从“知识本位”走向了“核心素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也证明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强有力推手。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无疑成为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我们教师都知道,阅读最重要的是积累。特别是,近几年的语文中考对阅读的要求已大大提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广度、数量、速度上都要下苦功夫。而光靠学生自身较难达到这种程度的阅读,需要教师帮助指导他们进行阅读。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将阅读融入自己的教学,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口头要求学生要多阅读,讲几个阅读题就叫做在语文课堂上融合了阅读,而是要打破这两者之间的边界,促进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交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学到知识,在课外阅读时也能灵活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此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获得新的感悟。

阅读融入语文学科的具体做法

作为一个在教育一线奋战了几十年的教师来说,在教育上已经到了瓶颈期,香港“阅读·梦飞翔”阅读教育理念——落实养成教育等阅读常规,扎实推进“四个一”的常态化阅读,厚植终身阅读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仿佛让我找到了突破口。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入了课外阅读这泓活水,丰富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语文这池清泉焕发了新生。

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呢?我在促阅读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环节渗透结合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是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课前阅读有利于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的知识,比如学习古诗文,我会让他们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这既让学生学会了鉴赏诗歌方法之一——知人论世,也扩展了他们积累的容量,同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搜集与整理资料也培养了他们的基本阅读能力—“筛选整合”的能力。

二是课中引入阅读。在课堂上引入阅读,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科理解与思维的进阶,不仅可以消化、理解学科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通常在课中通过补充一些阅读材料或者引入相关或相似的文章,使学生学会联想、分析、对比、归纳、判断,引发多维知识触角,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整合能力。比如学习《老王》一课时,在课堂中针对老王的命运对他是否不公平进行讨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老王如此善良命运对他是绝对的不公平。而看过《活着》的同学则可以从老王联想到《活着》中的福贵也是如此,进而可以引导他们明白了命运既给予了老王不公平与苦痛,但同时又教会了老王善良与坚强,所以命运给了老王阴霾的同时又给了他阳光,才能让他能够拥有这么美的人性。

这就是阅读带给学生的力量,学生会把从书中得到的感知迁移到课堂中,又可以在课堂中得到更深的感悟,从而给自己的生命增加厚重感。

三是课后推荐阅读。这是学科学习的拓展延伸和提炼升华。学习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推荐几篇和作者或文章相关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去进行阅读。如学习《昆明的雨》时,同学们都知道了汪曾祺不仅是作家还是美食家和画家,对汪曾祺的生平经历有着很大的好奇,也被汪曾祺这种人生态度所吸引,因此我就势推荐了汪曾祺的其他文章《人间草木》《菌小谱》进行阅读,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对汪老及其文章特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量。

四是好书阅读与分享。教材中提供了很多课外阅读书篇,课堂上我经常推荐一些课后阅读篇目,学校也有专门的阅读课和每天的午读课供学生阅读、分享。因此,我利用这些课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分享,比如《红星照耀中国》,我会举办演讲比赛引领学生探索红星精神;《艾青诗选》我会举办朗诵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寻求心灵寄托;《骆驼祥子》我会举办辩论比赛鼓励学生找寻祥子之悲……总而言之,在精彩纷呈地说、演、画、唱等形式中进行分享推荐,让阅读又进一步渗透至语文学科中。同时,我还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阅读完的书本进行归纳,将同一主题的书本进行整合、分析、对比,然后再利用阅读课或午读课进行探讨,或谈感受,或质疑,或正反方辩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育与语文学科融合相得益彰

一是提高阅读效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语文教学时,课堂上讲的阅读方法,如跳读、默读、速读、圈点勾画等在课外阅读时能够派上大用处,掌握好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也能让阅读质量有进一步地提升。

二是补充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内涵。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外阅读则可以很好补充课堂上未来得及讲的知识。所以提倡课外阅读,可以延续学生在课堂上对文章产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继续阅读,很好地回补课堂上的“小缺憾”,丰富语文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获得感,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以读促学,以教促读,两者的有机融合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较快地发展。

阅读融入学科教学的改进措施

新课标理念“素养本位”下,阅读融入学科教学仍有不少难点和可改进之处。以下是几点看法:

一是教师自身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有足够的学科知识和融合意识,具备学科融合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与教学相关联的阅读素材,找的阅读材料也必须符合青少年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是课堂拓展的素材要恰当,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是对教材的补充、延伸,不能喧宾夺主。

四是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五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其执此法自由阅读。教师则有针对性地用课内教学去指导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丰富课内阅读。

多年来阅读教育的实践表明,大量且高效的阅读能够很好地对学科学习资源进行补充与扩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同时也能让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读书有收获,读书有用处,从而呈现出“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节”的可喜局面!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