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文彦波 谢紫帆 杨昌霞
“太牛了,数学竟能考满分!”近日,湖南城市学院理学院大四学生曾文龙在校园里迅速走红。这位外形清瘦、佩戴黑框眼镜、性格略显腼腆的大男孩,在今年的考研中,凭借着高等代数150分满分、总成绩393分,成功被中南大学数学专业录取。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能考这么高!”当得知高等代数获得了满分时,曾文龙非常激动,第一时间便将喜讯告诉了老师和家人。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学习数学的经历,曾文龙感慨不已,“我曾是数学成绩垫底的‘差学生’,因为热爱,才让我在遍布荆棘的追梦之路上跨越一道道难关。努力才是逆袭最好的筹码。”
“我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曾文龙是湖南伢子,因为父母在外务工的缘故,他出生于广东汕尾,并在当地上学。然而,不适应当地老师教学方式的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
这一切都因为转学而发生了转折。2009年,曾文龙转学回到了家乡——郴州桂阳市的一所乡村学校就读,并遇上了令他终生难忘的班主任钟英。“钟老师虽普普通通,也不是什么教学名师,却不因我数学底子薄、成绩差而忽视我,反而经常鼓励我,对我循循善诱,使我重拾了对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一年后,曾文龙的数学成绩飙升至90多分,并获评三好学生,热爱数学的种子开始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步入高中,知识的难度骤升。可在曾文龙看来,越难的题目,越具有挑战性。他对数学的热爱,不降反增。“我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只要我付出更多,定能完成自己想要的目标。”曾文龙说。
“搞数学没捷径,要花很多时间去钻研”
2019年夏天,带着对数学的满腔热爱,曾文龙考入湖南城市学院理学院,就读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续写他与数学之间的故事。
在大学,曾文龙最崇拜的人是教授他“数学分析”课程的罗逸平老师。“罗老师水平高,上课基本不用看讲稿,面对学生提问,他总是耐心解答。”他至今仍清晰记得罗逸平老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并极大影响他之后钻研数学的态度,“搞数学没捷径,要花很多时间去钻研。课堂1小时,课后起码要花3小时去消化学习”。
进入大学的曾文龙,犹如蛟龙入海,徜徉在数学的“海洋”里。在他看来,数学不是枯燥的,那一个个数学符号恰似一个个音符,奏响的是一曲曲美妙的天籁之音。从大一开始,他每年成绩均位列班级第一,获特等奖学金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三好学生3次。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类数学学科竞赛,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南赛区二等奖、三等奖,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华中杯”大学生数学建模挑战赛二等奖,“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肖翠娥教授是曾文龙大学四年的班主任,在她的印象里,曾文龙是一个对数学极其痴迷的人,好学自律,但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与同学交流少。为此,肖翠娥多次与其交流谈心。在她的鼓励下,曾文龙大二时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大三竞聘成为班长,并主动担任“常微分方程”课程的助教,每周四晚上为班上同学讲授两个小时的习题。在他的帮助下,同学们的成绩突飞猛进,而陶旭就是受益者之一,“我数学基础差,但龙哥非常有耐心,常常给我开‘小灶’,不厌其烦给我讲解各类数学习题,让我受益匪浅。”
“读研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考研!”这是曾文龙刚入大学时就定下的目标。从大三开始,他便正式投入到备考之中。
考研路上并不孤单,曾和曾文龙一起合作过“华数杯”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寝室友肖喜、张明阳,成为了他考研路上的“战友”。制定时间安排表、购买考研书籍……考研周期虽长,但他却愿意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复习、吃饭、休息,三点一线的日子虽然单调,却也充实。曾文龙知道这是一场和自己的博弈,他不认输,也不会输。
2022年夏天,曾文龙和肖喜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线上夏令营。活动结束后,他顺利通过了英语和专业课面试,荣获“杰出营员”,并成功获得推免资格。可他经过慎重思考后,放弃了这次机会。他说:“没什么遗憾的,我相信自己的实力!”
曾文龙也曾有过身心疲惫的时候,这时,他总会找个安静的角落,戴上耳机,默默地听歌。
考研结果“出炉”后,当所有人都以为曾文龙总算可以歇歇的时候,他却依旧每日“泡”在图书馆,继续与他的数学为伴。“我从来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只不过是笨鸟先飞罢了。”他笑着说。
曾文龙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大学期间没有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读研不是我奋斗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会继续读博,在数学的世界里探索未知,找寻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