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新闻 > 详情

【悟特立精神①】梁堂华:徐特立教育思想对当代有哪些时代价值?

2023-04-14 09:05:20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徐特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早年坚持教育救国理想,入党后坚持“为革命办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徐特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其对当代教育有哪些时代价值呢?近日,记者采访了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徐特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堂华研究员。

1962年,85岁的徐特立仍坚持阅读书报。.png

记者:徐特立指出:“教育学说与其他一切学说一样,受着历史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限制,所以它具有严格的时代性。”请问徐特立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哪里,有怎样的时代性?

梁堂华:徐特立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极其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徐特立说:“我是一个教育的实际工作者。”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70多年,创办过梨江高小、五美初小、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中央列宁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担任过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中央列宁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多所学校的校长,还曾任教于周氏女塾、修业学校、长郡联立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湖南高等师范等学校,并曾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有着其他教育家难以比拟的、丰富的教育经历和实践经验。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最主要来源。

二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

徐特立曾破产读书,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曾担任十年私塾教师。他的一些教育主张如“三育并重,德育为先”“经师人师合一”“诗教”等,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三是对外国先进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学习与借鉴。

1910年,徐特立东渡日本,考察日本小学校的办学方法;1919年至1924年,徐特立西赴欧洲勤工俭学,并考察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的教育;1928年至1930年,徐特立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些国外的学习和考察经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的教育思想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思想,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并与丰富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这使徐特立成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伟大变革时代的新思想、新教育的代表,成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记者: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立场和价值追求。请问徐特立的哪些教育思想和主张,与当代教育相契合呢?

梁堂华:徐特立提出了非常富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相契合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应发展大众的教育。

面对腐朽黑暗的旧中国,面对贫困的苏区和边区,面对获得解放而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徐特立认为必须发展平民的、大众的教育,依靠广大民众来改变社会现实。

早年,徐特立在湖南积极开展平民教育,举办平民夜校;在中央苏区,他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扫盲教育,着力提高革命战士和普通群众的文化程度;在边区,他提出了“群众本位”的教育观,指出教育源于群众的需求;教育是群众的权利;教育必须为群众服务;依靠群众办教育;教育思想、理论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应注重教育的民族性。

徐特立无论早年抱持教育救国的理想,还是入党后坚持为革命办教育,有一点不曾改变,这就是始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幸福。

他认为,教育是具有民族性的,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的内容既要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文化,又要扎根民族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二是教育的形式既要引进西方的教育科学,又要发挥民族的传统优势。三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经济条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都有差别,因此办教育必须注意民族形式。

第三,教育要有创造性、发展性。

徐特立一贯强调创造、强调发展。他指出:“知有创造知,有接受知,就知的来源说是创造知,就发展社会说,必须接受旧知,才能创造新知”“从前的教育,不能用在今天,今天的不能用在明天”。

在中央苏区,他开创了苏维埃红色教育;在边区,他是新文字的积极推广者;在延安自然科学院,他首创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总是紧跟时代潮流,始终配合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随着复杂的激烈的社会变化而发展,不断服务和推动着革命事业的发展。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