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建议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
很多人在拜读了心理学家纪如景的著作《仪式感: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之后,似乎感觉“仪式感”已悄悄成为生活中的最好礼物,朋友圈内的点赞瞬间让人“幸福感”“爆棚”。也不知何时许,这种点赞深入到一些官员们的政绩心中。于是,点赞声在校园内开始弥漫起来。
一方面,要有走心的点赞声。比如,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入团入队仪式、运动会等。在校园生活中,这些仪式相当于一块“里程碑”,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使教育意义更加丰满,给教育叠加效应。同时,仪式感也可以暗示、提醒着师生开始进入另一种状态了,甚至鞭策着自己努力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点赞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谁,只有点赞多一点,人生的遗憾才会少一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为师生的努力点赞,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存在感”“幸福感”,也可以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他们变得更优秀。每当暴风雨突然来临时,他们无需依靠谁,自己也能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另一方面,别要“走秀”的“仪式感”。一些学校为了吸引媒体的眼球,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开学典礼”“走红毯”“过毕业门”“成人礼”。如果像北京一贵族学校举办成人礼,学生盛装出席走红毯,集体走秀的仪式感,难脱“走秀”的嫌疑,不可避免的会引发众人质疑。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的学校,我想,一些仪式感的程度还是可以简化和控制的。
去年,一篇《只有畜牧局没有给老师布置任务》的文章曾火遍大江南北的老师朋友圈。一些政府官员或许是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某方面的政绩,向教育系统批量派活。比如:交通安全、反诈宣传、巡河检查、禁毒、消防、卫生、反邪教宣传、核酸证明统计......。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完成这些政治任务,停下手中的教学工作,去做资料、整理表格、写活动计划、活动简报、活动总结,形式主义极其泛滥。
痕迹管理很容易沦为“形式主义”。其实,“痕迹管理”是一种绩效考核手段,适度的痕迹管理能让教育内容更加具体、全面、形象,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师生注册各种APP平台、关注公众号、转发朋友圈、摆拍、美篇、微视频等“政治任务”在校园内越演越烈,让师生、家长疲惫不堪。各种“小手拉大手”工程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都是依靠老师来完成,导致家长误认为:老师不是来教书的,而是来搞推销的。
加上一些重“痕”不重“绩”的检查,留“迹”不留“心”督导,逼得校长成为“交际花”,搞得老师化身为“扶贫干部”、“医托”、“创文志愿者”。或许,留痕主义者将校园里“仪式”导演成“形式”,“读书声”夹杂着“铜臭味”,“点赞声”演化成“抱怨声”,似乎已经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
总之,仪式感与点赞声可以成为校园教育的加分项,但过度地形式化和政治化会使其失去意义。我们应该简化和控制一些仪式感的程度,避免走秀和形式主义的泛滥。同时,教育应该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让师生、家长、社会都感受到温暖和满足,使志愿者真正自愿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