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一线动态 > 详情

【先声新闻】如何多元立体化评价学生?湖南工程学院构建“数字画像”学生评价新体系

2023-03-31 09:17:12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湖南教育新闻网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熊龙英 赵中华 黄逸轩 记者 曹鑫宇

“学生评价不再是平面化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融合了‘五育’过程性管理的立体化综合评价。”在湖南工程学院,到美术馆参展“打卡”、篮球场锻炼“打卡”、工程实践训练“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我们学校,参与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拓展的过程可以实时记录上传到综合评价系统,换取积分,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综合评价的依据。”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赵玲令正打开易班平台,为当天上传到系统的数据进行“赋分”。

为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关注学生多元发展需求,重构评价体系,湖南工程学院构建了“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345”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即依托云端和易班APP2个平台,协调学校、教师、学生3个主体,贯通大一至大四4个学年阶段,融合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数字画像”,把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统一,真正将“五育并举落实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jpg

“多元+立体

——革新学生评价思维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学生评价改什么?如何改?在湖南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徐粤宇看来,“主要改变以往一张成绩单定评价等级所带来的单一化评价思维弊端,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理念。”

为此,该校把“多元立体评价”作为重要抓手和改革突破点,制订学生“五育并举”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评价结果运用到学生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等。

该测评办法立足学生、教师、学校三个主体,将单一的分数评价拓展为多元立体的“积分评价、阶段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成果性评价”。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价场景化管理,教师就学生各课程、各课堂、各场景的表现进行评价赋分,学校层面结合数字技术将评价指标数据化、网络化,对各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形成一个可视化、模块化、数字化的评价结果。

“对于学生评价,不应是简单的‘评’,而要依据不同学生学习年段制定相应的全面发展标准,不同学习年段有不同的德智体美劳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一体设计,前后贯通,系统培养。”该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小刚认为,评价是一种结果导向思维,学校不仅需要建立德智体美劳全要素发展的横向标准,更需要明确各年级学生学习发展的纵向标准,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立体化的学生评价标准体系。

为此,该校针对学生不同学段的学习特征,制定出多元化的考核标准,每学期根据线上线下积分,评出“五育之星”,即德育之星、智育之星、体育之星、美育之星、劳育之星。

“云端+移动

——实现评价过程“增值”

“以往评价数据的采集都是手工记录,信息采集和录入程序繁琐,对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缺少数据支撑,效率低、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后缺乏记录和反馈等弊端日益显露。”在该校机械电子工程2102班班主任刘盈盈看来,评价的结果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重要参考,而数据的及时处理是学生评价中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应对多元化、立体化评价所带来的海量评价信息?如何破解传统评价手段的制约?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新思路。

该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第三方机构(易班)的评价系统,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在学校建立的“云”平台上,学校层面将5个一级指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54个二级指标导入系统,形成综合评价的“云脑”,用于评价数据采集、储存、评比和展示。而各二级学院层面,班主任将学生名册导入到管理平台,各科任课教师加入班级,实现多维度、多阶段、多方评价,形成学生评比报告和成长档案,实现大学阶段全方位、全过程评价。

同时,学生课堂外的各类实践情况可自主上传到平台,对应的平台管理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学习强度赋分。学生和教师通过易班APP,及时了解五个维度的赋分情况,实现信息互通。这一“云端+移动的数据处理过程,该校将其称之为“数字画像”。

相比传统手段的一元化、扁平化数据处理而言,大数据的过程性管理背后,是场景化、实践类的“五育”数据得到及时的正向评价,并结合线下评奖评优的方式予以奖励,强化了育人过程中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学生在各类“打卡”的过程中得到“增值性”成长和锻炼。

3.jpg

“评价+反馈

——探索学生发展新动能

“相比传统的仅凭教师经验去感知判断,利用可视化信息来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仅能为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也能使增值性评价更有依据和科学性。”该校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张轶认为,评价的结果本身并不是该评价体系的终端,基于学生德智体美劳行为数据生成的“数字画像”还能为下一阶段学生成长预期与成长途径提供实时建议,为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状况、未来潜力、职业意向等提供重要参考。

该校构建的“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2345”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更强调的是评价反馈和育人导向方面的作用。

自从2022年9月投入信息化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系统“易班”平台以来,该校2万多名学生通过该系统完成综合测评工作,数据量达10余万条。“易班”平台通过分析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评价维度的积分,自动生成匹配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在校表现的“数字画像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立体图表,及时掌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轨迹,从而优化学生发展质量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也帮助大家对自我有全方位了解和持续性激励,明晰自身的优势特长和发展短板,找到更多元的成长路径。

“学校把我们都当成独特的个体看待,我们不再只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而是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地发挥所长,自觉地发展所长,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该校商务英语1903班吴丹自主参加了新闻写作、摄影、微信公众号编辑等系列实践活动,她的这些经历被平台赋予了德育、美育、劳育分数,并获得了湖南省优秀学生记者的推荐。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如兼容多方位评价的主体,吸纳教师、同伴、家长、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发挥交互评价视角的效用,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