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详情

【教育评价改革在湖南⑰】湖南铁科职院: 课程思政评价 推进高质量育人

2023-02-28 17:01:47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付萱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湖南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一年多来,湖南各地广泛深入探索,教育评价改革取得不少突破,涌现了一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优秀典型案例。为展示改革实效,分享改革经验,进一步推进湖南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加快构建符合时代的教育评价体系,助力湖南教育现代化建设,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指导下,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新媒体部推出“教育评价改革在湖南”全媒体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教育评价改革在湖南⑰】湖南铁科职院: 课程思政评价 推进高质量育人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付萱 记者 王诗蕾

“汽笛声声,班列轰鸣。在中欧班列上,有一群人‘铁路人’,他们是铁路安全的守护者,扛责在肩,牢记使命。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奔赴在牵引征途上,才汇聚起铁路畅通安全稳定运行的强大支撑和保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外贸打开了新格局……”这是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余滢讲授专业课《铁路货运组织》中“铁路工匠是怎么炼成的”相关内容的一个场景。

在专业课中结合每堂课的知识点,贴切融入思政内容,从原来的纯知识、纯技能转变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合,余滢老师的课堂变化,源于该校推行的“为专业育人定标,为课程评价赋值,为课堂育人铸品”课程思政评价模式的探索。目前,该校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和区域支柱产业的5大特色专业群,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其中,余滢主持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铁路货运组织》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7名骨干成员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1.png

余滢讲授“路网末梢的‘守护者’”

“云诊断” 提升育人实效

“滴~滴~滴~”一个月前,余滢打开该校自主开发的教学质量诊断系统,系统立马发出了警报声。原来,余滢团队所教授的《铁路货运组织》课程,第六周的学生预习版块“育人-课程思政小案例”访问量偏低,观看时长较短,学生学习活跃度明显不够。余滢随即查看了教师工作量统计:团队教师答疑次数、推荐笔记个数、课程通知情况等指数均正常,但精华贴和潜水贴发布偏少,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针对预警,余滢团队当天就制作出详细的线上问卷调查。“案例中铁路集装箱运输工作又苦又累,我想退退退”“每天跑车,干着同样的工作,很枯燥,我不知道怎么实现个人价值”“视频有20分钟,看起来有点沉闷”……余滢得到了学生们这样的反馈。

第二天,余滢团队便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重新梳理预习内容、细化教学方案。“我们选取的案例,要通过专业知识的‘事’,提炼出‘理’,再升华为‘德’,用德育人。”余滢的想法得到了团队成员认可,大家重新选取案例,并在预习版块中,结合“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代中国铁路精神,设置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最美掏箱人”专题研讨。

“中欧班列的开行质量,事关‘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荣誉,希望将来能有幸成为中欧班列的一员,为‘一带一路’出力,为国争光!”“越努力越幸运。”“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要把我的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线上预习内容和形式更改后,课程平台数据显示,同学们的参与度、活跃度明显提升,大家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了自己的青春誓言。

教学质量诊断系统可以对老师们的教学实施全面监督管理,并实时追踪运行数据。该校从“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14个观测点,对课程思政的组织与实施情况进行追踪、诊断、预警和处置。“我们结合课程育人目标,细化了评价指标,一旦有指标没有达标,系统就会预警,老师们需要持续改进,直至达标。”该校评建督导处处长颜泽玲介绍。

2.png

观看新闻视频“丰收季,铁路护航秋粮运输”

巧融合 彰显思政元素

“每门课程都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我们将课程思政成效纳入到了教学检查中,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该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吕冬梅介绍,学校推出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分段式育人课堂,从“岗位品德-行业匠心-公民修养”三个层面为过程性评价的“证据、判断、结论”三个要素添“新”值。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使用线上课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完成素养测试,教师根据在线学习数据对学生素养变化与表现监控、引导,将定量性结论纳入课堂成效判断标准;在探究学习阶段,教师结合预警问题调整线下课堂教育教学方案,结合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点的传授,通过恰到好处的育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建构健康的心智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在讲到列车集装箱日常管理时,该校教师刘亚丽将中欧班列集装箱验箱员,把好跨国产品“第一关”的先进事迹引入课堂,引导同学们感悟“如果失去了方向,就如同风筝断了线,将来不管飞得多高,都要胸怀祖国,把个人的力量汇聚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运费、时效和保鲜是制约农产品‘走’出大山的障碍。我们高铁的‘当日达’运费低、运输快、还能为农产品锁鲜。铁路助农兴农,不仅打破了优质农产品‘长在深山人未识’的局面,也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通过铁路服务三农的新闻,该校教师张芬香在讲授“鲜活货物运输费用核算”时,鼓励同学们掌握过硬本领,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讲到 ”重车重心高计算与运行条件判定“时,余滢以“小东站精神: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为切入点,告诫同学们工作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要坚持脚踏实干好本职工作,把最简单最普通的事持之以恒地做好,就不简单、不普通了,把“工匠精神”当成一生的目标和追求,人生就可能出彩。

“想不到专业课能听到这么多感人的故事,不断激发我们浓厚的社会责任和专业使命感,每节课都受益匪浅。”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学生陈天翔说,“专业知识点与课程思政案例结合在一起,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也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该校校长陈彬说,“我们要将思政的‘盐’适量、恰当地‘调味’进专业课,拓宽专业课育人评价的宽度、广度与深度,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3(1).png

劳模工匠进校园

校企协同 培植匠心精神

日前,“青年荟·奋进行”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该校举行。来自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青年工匠讲述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谱写奋斗人生的感人故事:业务骨干曾国辉初入职场时尝尽酸甜苦辣,但一定要坚持下来的信念支撑着她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凭借着“吃得苦、霸得蛮”的韧性,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提干、升职、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青年岗位能手舒捷每天坚持钻研业务,光是学习笔记,就写满了十多本。从入职时的业务“小白”到啃熟15本业务规章的“熟手”再到屡次在行业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的“能手”,靠的是这股永不服输、踔厉奋发,刻苦钻研的精神……青年工匠们用朴实而真诚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引发了现场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挖掘劳模和工匠背后的故事,把他们的成长经历、成才之路讲好,把他们的精神品质讲透,做深、做细、做实劳模工匠思政课。”该校党委书记康月林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精准落地,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

该校思政课部教师聂其元将课堂搬到了企业,在株洲市智轨调度中心,同学们实时查看全市智轨车辆运行情况和站台情况,现场了解调度员对智轨的统一管理。“调度员的工作看似普通,但非常重要,如果出了任何纰漏,全市的交通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作为调度员只有100%的认真、100%的负责,才不会出错。”企业员工对劳动精神的现身说法,让前来参观的同学颇有感受——要坚守奋斗者、追光者的底色和本心,干好每一项本职工作。

“要连接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让同学们最大化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潜移默化中体会思政教育的魅力。”该校思政课部部长孙涛表示,基于此,思政老师们将课堂搬到了中车株洲所、株洲车辆段、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通过情境体验式的参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思政课直抵学生的心灵。

专业课、思政课、企业实践课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思政设计,持续推进劳模工匠走进校园、思政课堂搬入企业,把企业文化与职业要求、地域红色资源和行业精神融入教学中,该校通过协同育人,培植匠心。

涓涓细流,润心启智。近十年,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一批批“胸中有大道、眼中有光亮、脑里有文化、手上有绝活、脚下有力量”的铁科学子正意气风发、奋勇向前,为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地位和使命任务贡献力量。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