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权威发布 > 详情

湖南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㊱ | 高中阶段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实践

—— ——立足核心素养,推进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3-09-26 15:19:0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长沙市一中

编者按:一个案例意味着一种示范,一种创新代表着一种未来。为了积极总结新时代湖南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先进经验,全面展示改革创新成果,2022年12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联合主办了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推选活动,活动由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中南教育智库具体承办,最终选出 50 个案例,其中区域类 20 个、学校类 30 个。这些案例体现了湖南基础教育领域不断涌现的创新做法,代表了湖南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改革的矢志追求与不懈探索,展示了湖南教育系统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思考与智慧、成果与成效。

高中阶段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实践

——立足核心素养,推进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 、问题与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小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中小学美育教育面临新挑战。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戏剧、舞蹈、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戏剧课纳入到中小学普及美育教育的范畴。这充分说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戏剧教育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设了戏剧课程,但只是面对选修或戏剧社团的少部分学生开设,开课目的也仅是排演剧目参加比赛,或者为高校输送专业人才,并没有达到国家开设戏剧课的目的。因此,戏剧作为普及素质教育和加强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更多甚至是全体学生能参与到戏剧实践活动中来?如何依托戏剧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已成为当前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2011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第一 中学已连续12年在全日制高中建制班开展戏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提出“音乐剧体验式教学模式”,改进湘版高中《音乐与戏剧》音乐剧板块,不以单一的音乐剧赏析作为课程内容,不以训练学生的戏剧、表演技巧为目的,而是围绕欣赏、表现、创造和融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运用教育戏剧手段,运用戏剧、剧场的方法和技巧有计划、有策略地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模仿、游戏、角色扮演、戏剧创作等活动。不仅关注音乐、戏剧学科本身,更关注如何让学习任务引发学生持久地参与学习并深入思考、反省、积极行动,打造一种创造、互动、系统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做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过程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发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赋能的育人功效。

二、 主要举措

在12年的实践中,长沙市一 中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主要通过搭建三个平台、创新四种模式来实施。

( 一) 搭建三个平台

1.搭建创作平台,在戏剧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剧中所有艺术元素的创作和表演都围绕戏剧故事中角色、情境来展开,学生通过选取和组织各类素材,创作戏剧特定的角色和情境,赋予音乐剧本体以外更深刻的意义,获得欣赏和表达审美的体验。

2.搭建社交平台,在任务驱动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照小型剧组编制,学生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分成小组。学生面对渐进、富有挑战的任务链,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合理切割,在时间、情绪等方面保持自律,根据学习任务主动拓展知识储备,与小组成员进行戏里戏外合作,责任共担,彼此支持,感受与他人共同进退、顿挫以及突破等心理状态变化。

3.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体验多味人生。

每个任务都要求组与组、组内成员之间互为演员、互为观众,不仅有班级展示平台,还有全校展演舞台。学生在观演过程中,透过不同情境探讨有关个人和社会议题,要学习体察不同社会角色的责任、观点、价值观,要利用并突破已有的生活经验模拟、再现、反思、创造,用假设的悲喜来启迪真实的人生。

( 二) 创新四种模式

1. 创新大单元模块建构。课程以音乐与戏剧的核心知识素养为导向,打造大单元教学模块,有纵向大单元、横向小单元、课时微单元的结构特点,注重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之间以及每堂课之间,形成学科体系内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知识,课堂内按照单元模块实施教学,课堂外进行单元专题讲座,打造课外助学系统,引导学生建构音乐与戏剧学科的重要原理和概念,与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建立有意义的关联。

2. 创新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课程的高阶任务是学生按照小型音乐剧剧组的编制展开项目化合作学习,在掌握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后, 一个学期内自编自导自演完成一部15分钟左右的原创音乐剧。在高阶任务驱动下,分设渐进性子任务,使学生不断面临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3. 创新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策划。从单元模块中抽绎归纳大观念,聚合起每单元、每课时、每环节内在逻辑关联、结构完整、循序渐进的活动。学生需要融合文学、音乐、美术、心理学、地理、历史、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并根据任务补充和拓展知识储备,用作剧中虚构内容和情境的主要元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领悟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其实现从孤立的知识点到单元知识结构化,从零散活动到完整体现,从知识技能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从而理解舞台与现实、舞台与生活、知识与世界的关系。

4. 创新评价机制。课程以小组讨论、排练、表演等方式为主,老师担任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观察者和参与者,制定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记录排练日志,引导学习小组建立个性化评价标准,及时给学生建议、评价,在思维关键处设问,帮助学生反思、总结、扩展,加深理解。每节课有阶段性结果评价,每个单元有整体性结果评价,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评价。通过创新性、过程性、个性化的评价,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评助学,以评助教。

三、 成效影响

课程开设过程中,授课教师指导了200多个班级学生创作完成原创音乐剧600多个,从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量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并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模式结构,最终形成了面向普通高中建制班全体学生教学、符合本校实际、行之有效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教学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有效推广,填补了湖南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戏剧课程在此领域的空白,在理论研究、实践推广、师生成长等方面都获得了相应的成效,为今后的教学研究以及推广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一) 理论研究有创新

长沙市一 中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在2016年成功申报了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中阶段音乐剧体验式课程模式研究》,所设计的课程模式和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素养导向、突出艺术特色、凸显美育功能、促进学科融合、增强艺术实践的“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在《新课程评论》等刊物,并被“学习强国”等多家新媒体转载,受到了艺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课题于2021年顺利结题,其成果论文《人间是剧场——我们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在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 二) 实践推广见成效

长沙市一 中课堂音乐剧展演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并在省、市音乐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多家媒体曾进行报道,受到了高校专家、中小学艺术教育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好评,音乐剧体验式课程也成为了学校一张优秀的艺术教育名片。授课教师积累了大量教学、教研案例和资料,指导创作并编辑整理了《课堂音乐剧优秀剧本集》,存留了历届优秀课堂音乐剧展演的视频资料,并多次应邀为北京、湖南等6省市教师上音乐剧体验式课程示范课或做专题讲座,多名老师以及在读高校学生来一 中观摩学习或交流。部分小学和初中已经开始实施课堂音乐剧体验式课程的分层教学,将着力打造多学段螺旋上升的阶梯式戏剧教学体系。

( 三) 师生成长促发展

学生在戏剧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生命力,学会换位思考;在戏剧参与中戏内外合作,学会责任共担,彼此支持;在戏剧活动中自主选择,学会独立思考,自信大方;在戏剧创作中深度观察,学会综合分析,创造提升;在戏剧游戏中释放自己,丰富生活,减压赋能。更有学生把音乐剧创作与表演的经历作为参加大学自招的重要材料,也有学生最终考上心仪的艺术院校。

教师在陪伴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更懂学生、懂教育、懂戏剧,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更爱孩子、爱生活、爱艺术,修炼教育者的心性,努力教会孩子看世界的方式;更能点燃、能留白、能接纳,从一个知识灌输者转化成学习策略制定者、观察者、引导者、学习参与者,放手而不脱手。

音乐剧是一 门综合艺术,课程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教会学生表演,而是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完成自我表达。所以音乐剧体验式课程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不断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体验美,落实到对自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悟,独立思考与判断上,使学生成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心智自由者,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