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大高校将迎来开学季,“选宿舍”“选舍友”已成为2023级新生的热词。与之前传统分配宿舍方式不同的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出线上自选床位的新模式,宿舍、床位、舍友不再是“开盲盒”,而是将选择权交到了学生手里。在此基础上,更有学生自发式投“简历”找舍友,“组团”式选宿舍,更大程度满足了00后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成都商报》8月28日《投“简历” 找舍友》https://e.cdsb.com/html/2023-08/28/content_761620.htm)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高校新生入学报到后,基本是按照学校统一随机分配方式入住公寓宿舍,中间如果出现不合适,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由校方审核后统一处理。大学新生入校对公寓和宿舍进行“开盲盒”式分配,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现实意义,比如可以让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并通过从陌生到熟悉到接纳和融合的过程,学会交流交际、学会适应和独立生活、学会融入集体群体,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一个逐步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这对于大学新生成长发展而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氛围和基础。
但随着青年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爱好特长的选择自由凸显,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寻找志同道合舍友、结合自身爱好和学习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住宿空间、希望通过自由组合和自我需求选寻最合适的生活起居氛围、尽快提前做好住宿生活规划等等,成为“90后”、“00后”大学新生凸显自主个性的行为追求和特点。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青年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萌发,大学公寓宿舍也不再是简单的“卧榻场所”,而是成为不少大学生实现交友梦想、追求学习生活和爱好特长培养质量、彰显个性与审美趋向的重要载体。而一些象征意味强烈的“个性宿舍”设计等,更凸显出青年大学生追求健康时尚与个性爱好统一的新时代人生观与价值观追求。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仍采取“开盲盒”式公寓宿舍分配方式,不仅难以获取大学生的认同,还会因生活习惯、爱好等不同、不合拍而产生宿舍同学矛盾,甚至还可能引发极端冲突事件。与“开盲盒”式公寓宿舍分配方式相比,“自选”凸显出对大学生个性追求以及生活习惯、爱好特长等成长需求的人性化呵护意义尤甚,而且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活质量而言,也是裨益多多。
事实上,“自选”公寓宿舍并不是什么难题,在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形下,一个基于大数据信息化基础上的APP就足以解决问题,同时在程序设计中增加多选机会并辅之以聊天讨论功能等,更完全可以满足大学生组团“选房(床)”以及通过聊天讨论选择志同道合舍友的目标。在技术层面而言,这也是高校智慧校园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层面而言,远距离提前了解学校住宿情况、校园基本情况并开展远程舍友、同学联系,对于及时克服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以及提前创设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生活环境,也更是及时而必要的大学学习生活提前干预引导到位,其意义可窥一斑。
走出“盲盒”的分配方式单一,走向“自选”公寓宿舍的个性多元,背后的人性化进步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和简单依赖其意义作用。相对于平时不善于网络“操盘”和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大学新生,对于一些因为种种原因错过最佳“自选”时机的大学新生,以及存在阶段性社交困境的对象,高校还应该辅之以更加人性化的人工服务措施,比如及时通过电话和远程联络等指导学生选择公寓宿舍,比如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寓宿舍选择“二次申请机制”,比如对入校新生及时开展健康舍友关系、和谐寝室环境、健康人际交流、积极宿舍文化专题教育引导等,用线上专题讨论、专家讲座、心理辅导、公益专题讨论交流活动等等,科学引导大学新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生活,为未来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自选”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