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高等教育 > 高教人物 > 详情

王伟刚:用心书写“就业答卷”

2023-06-19 21:10:31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欢 肖慧

微信图片_20230619170117.jpg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杨欢 肖慧

“太好了!就等你了!”随着班上最后一名考生成功“上岸”的喜讯传来,湖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2019级班主任王伟刚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王伟刚所带两个班共24人报考硕士研究生,21人上线并全部录取,其中15人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这样的成绩在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季”的2023年显得尤为可贵。

值得关注的是,他班上不仅考研丰收,就业工作也稳扎稳打——截至目前,两个班的就业率均接近90%,大部分学生签约本行业的龙头企业。

班级建设:用“红色”画好教育的底色

这样的优秀班级是如何炼成的?从新生入学起,王伟刚就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身教先于言传”。每次班会开始前,他都会带领大家一起唱国歌,这一“唱”就“唱”到了毕业。

“起初,同学们都很害羞,经过王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大家都自觉地开始大声唱,这是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变化。”该班学生段运豪感慨道。

此外,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也成为了王伟刚必不可少的思政教育场所。他把有意向入党的同学们拉进“进步群”,时不时往群里转发一些爱国事迹;并借助朋友圈推出“日思集”,其中包括读书心得和他对教育的思考等。从国家大事到暖心小事,他把正能量注入学生的心底。

王伟刚常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临近毕业,他组织班上同学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并在卡片上留言,采用抽签的方式相互匹配赠送书籍,一是留作纪念,二是想让大家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抱团”考研:“专业+外语”双辅导

面对考研喜讯,王伟刚并不惊讶,他常常鼓励学生:“考研不是大学的必选项,但是一个优选项。决定考,就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和毅力……”

该班学生王超在大学期间多次获省级数学、物理竞赛奖项。在复试阶段,他以近乎完美的表现通过专业课面试,成为导师们争抢的“香饽饽”,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回顾自己的考研路,王超说:“选择好目标,然后就是夜以继日的备考,一路上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值得铭记。”

除了精神上的鼓励,王伟刚更多的是用实际行动支持考研学生。他曾在大型国企任职翻译,针对工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的现状,多次为学生义务举行英语讲座,办公室、课堂和网络都是他的答疑场所。在今年的考研中,全班考生英语全部上线,且成为不少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王伟刚看来,他的课堂“三分天下”:一份思政教育,一份专业知识,还有一份就是语言能力。他总会在课堂上就“这个词语的英文是什么?”发问,教大家用“音节记忆法”高效背单词……“刚进大学时,我的英语水平不高,但目前我已经通过了四级考试,并在考研英语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被班上同学称为本届考研“幸运星”的段运豪考入了中南大学环境与冶金学院。

帮助就业:贯穿大学四年

材料化学专业本身涉及领域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社会认可度和学生认知度不高等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在学生刚进大学校园时,王伟刚便经常在班会和课堂上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行业热点话题,对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等问题进行畅聊,引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春夏两季是毕业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求职的重要时期。连日来,王伟刚主动前往湘潭周边产业园访企拓岗,深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等,帮助学生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状况。同时,他还积极了解相关劳动人事法规政策,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服务。

“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吗?”“打算什么时候找工作呀?”起初,该班卢同学不愿意就业,这让他的父母很“头疼”。王伟刚得知后,便主动找该学生谈话,晓以情动以理。最终,卢同学入职了其家门口的湖南旗滨医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伟刚将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家庭内部,打通“家庭+学校+社会”梗阻,以家校共育的方式实现了“全方位”育人。

“我当时考研失利,内心很着急,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好在王老师一直开导我,还给我推荐了一些不错的企业让我去尝试投简历。”“职场小白”严歆同学遇到了诸多困难,王伟刚始终积极提供帮助。目前,严歆已入职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未就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绝非一日之功。“就业看似是毕业生面临的最后一道考题,但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班主任的就业工作其实从学生刚入学就已开始。”王伟刚表示。据悉,该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留在省内就业,真正实现了“千里马”在“家门口”奔腾。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