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主题策划 > 详情

【传统文化“生生”传】蓝山县汇源中心小学:瑶族伞舞、瑶族长鼓舞、瑶族乐器

2021-11-24 16:01:55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IMG_5620(1).jpg

IMG_5649(1).jpg

  蓝山县汇源瑶族乡中心小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与湘蓝村的瑶族同胞融为一体。既然是敞开的学校,就敞开了办学,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学校老师深入瑶寨家访、调研、倾听瑶族人民的心声。家访中,大家都表示出了对瑶族文化传承的担忧,如今还能唱瑶歌、跳瑶舞的都是瑶族老一辈的艺人,他们年纪小的五十多岁,年纪大的已经快八十岁了。青壮年承担着家庭的重担,都在外务工。瑶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很多优秀的瑶族文化、如瑶族长鼓舞、伞舞、瑶族刺绣、瑶族乐器等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珍贵的瑶族文化,让瑶族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深入的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学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瑶族文化搬进学校的课堂,确立了“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

  把瑶族文化课安进周课表

  汇源瑶族乡中心小学把瑶文化课搬进校园,将瑶文化课程安进学校的周课程表。每周请瑶族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来为学校师生上瑶族文化课,学校安排老师协助传承人教学。包括瑶族文化、瑶族长鼓舞、瑶族伞舞、瑶族乐器、瑶族刺绣和手工制作。有时单周一个教学内容,双周一个教学内容;有时一个月一个教学内容;有时几个教学内容同时上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及适合哪个教学内容就去哪个老师那里上课。

  学校要邀请瑶族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教授瑶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学校安排老师进行协助教学,老师通过观察、模仿、再讲解示范让学生学起来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习的动作一多,学生就容易忘记。老师把学过的舞蹈动作,配上音乐,编成长鼓操或者舞蹈,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阳光体育时间都跳一跳,阳光体育里的瑶族舞蹈成为了汇源瑶族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瑶族文化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手工制作,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合作的能力。

  这样以来,就把瑶族文化变成常态化,融进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让瑶族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

  开设瑶族文化课程,请瑶族文化传承人来学校上课,购买瑶族乐器、长鼓、伞、服装,参加活动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学校的经费不足以支撑这项活动。于是,学校的老师们通过宣传及各方面的努力,为瑶族争取资源。汇源瑶族乡政府为学校购买了第一批瑶族长鼓,并联系县一完小为学校的每个学生捐赠了一套量身定做的瑶族服装和长鼓;蓝山青企协为学校捐赠了三十个长鼓;至此,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随时就拿来跳的长鼓;学校老师联系湖南省高警局捐赠了一个舞蹈室,供平时上瑶族文化课及舞蹈课使用;积极联系社会爱心公益机构,在2017年与湖南弘慧教育基金会——弘艺项目合作,签订一年的合作协议,由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学校开展乡村艺术团活动。

  在各方的支持下,汇源瑶族乡中心小学的瑶族文化课程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内容涵盖面越来越广,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瑶族文化课程开展后,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与关心,学校学生在平时的日常与县里的比赛活动中,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瑶族长鼓舞参加了2015年的艺术节展演,并荣获了二等奖;同年,学校的长鼓舞方阵是农村学校唯一一个参加县田径乒乓球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嘉宾;2016年,瑶族伞舞参加县六一艺术展演,荣获二等奖;2017年,瑶族伞舞队受邀参加全县中小学田径乒乓球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嘉宾等等。

  这些活动以及学校文艺活动的开展,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让他们越来越自信。学校也因为学生的精彩而变得更精彩。

  学校在今后将继续秉持“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继续探索瑶族文化在学校深入持续开展下去的实践活动,让民族之花在学校绽放得更加灿烂。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