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先声 > 先声观察 > 详情

使用学习类APP,如何趋利避害

2019-03-12 10:28:03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为此,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有害APP给校园带来了怎样的危害?禁令之下,师生又该如何与学习类APP共处?

  

APP进校园屡见不鲜

  记者随机采访了长沙市的几位家长,确实有部分教师推荐了一些作业APP给学生使用,形式五花八门。

  “作业盒子、一起作业、小猿搜题……”在长沙市某小学读五年级的小新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他会去这些APP上寻找答案。平时,他也会通过浏览APP推送的信息了解更多课外知识。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1月至2月,在教育板块APP中,排行靠前的学习类APP为作业帮、快对作业、作业互助组和一起作业(学生端)等。目前,下载这4种学习类APP的设备总量超过1.3亿台。移动端学习类APP已成为当下一种常见的学习工具。

  据《南方都市报》调查发现,以“作业神器”著称的学习类APP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以搜题为主,如小猿搜题、学霸君、阿凡题搜题等,能直接拍照搜题;另一种则以搜书名为主,如作业精灵、快对作业、互动作业等,查找全书答案,不具备直接搜题的功能。其中,一款名为“互动作业”的APP曾是学生中盛传的抄作业“神器”。该软件在2018年10月26日因涉黄问题被停止运营整改,如今“互动作业”APP改头换面,以“作业互动组”“初中数学作业答案”等身份出现在各大软件商店。在一家软件商店中,“作业互动组”APP的下载量已超过4000万次,且还在不断增长中。用户中有一些学生表示“很好,我把假期作业都抄完了”“有了它,写作业不怕了”,这不禁让家长陷入担忧。

  

APP进校园究竟是喜是忧

  “作业帮等学习类APP成为教师教学的帮手,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教学工作、减轻教师负担,便于教师快速准确地获取学生当天的作业完成情况。一些大数据统计还能直观地评估学生阶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平江县三市中学教师余民强表示。

  长沙市望城区的一位英语教师告诉记者,英语学习需要听读练习,通过APP进行英语听读练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励孩子学英语。一些家长也对学习类APP表示欢迎。涟源市民王女士在督促孙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各类学习类APP为她提供了很多便利。“孙子现在读二年级,很多数学题可以用学习类APP进行批改,正好解决了我无力辅导孩子学习的难题。”王女士说。

  另一方面,学习类APP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个网络无底洞。学生用户小曾表示,作业帮APP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还可以通过“学习圈”聊天、交友、求关注。有时,只想搜一道题目的答案,没想到在首页逛着逛着,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醴陵市姜湾小学教师张细明认为,一些学习类APP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有害信息。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易受外界影响,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弱,这些不良信息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构成潜在威胁。

  在余民强看来,学习类APP方便学生直接获取答案,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是一场灾难。“这些学生会直接借助软件搜索答案,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自己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作业还会让老师产生错觉,不利于开展教学。”

  

建立APP过滤机制势在必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学习类APP内容要求、审查标准和监管办法等,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教育部提倡各地探索学习类APP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规定,要立即停止使用有害APP,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对此,湖南省网信办、省教育厅已开展联合行动。今年1月至3月,两部门联合对存在问题隐患的校园APP进行专项清理整治,要求全省中小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全面规范校园APP管理工作,重点摸清因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引进或开发的APP基本情况。严格按照“谁主管、谁主办、谁负责”原则,落实审查备案制度,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校园APP内容要求、审查标准和监管办法,加强校园APP日常监管。

  “众所周知,含有不良信息的APP属于有害APP。一些APP内附带作业答案,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还有一些APP设置了网络小游戏,方便学生学习之余缓解压力。这些算不算有害APP?”时评人刘剑飞认为,要对进入学校的APP逐一排查,确保其健康安全。

  佛山市环湖小学教师李后见提出,学习类APP要创设优质定制化服务,结合学生、学校实际,挖掘优秀教师资源,开发一些内容健康、操作简便、纯学习型的绿色APP软件,因校制宜,体现德育、教学管理特色,更充分地发挥其辅助和补充功能。

  “首先,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使用学习类APP,严格坚持‘宁缺毋滥’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关,绝不涉及收费等附带商业项目。其次,不妨成立实施反馈小组。班主任为第一监控人,针对家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内容、技术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最终实现动态监控,随时更新或者淘汰相关APP。”李后见说。

  “学习类APP要与纸质作业统筹兼顾,不能因学习类APP的方便而荒废了纸质作业。学习类APP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新路径,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种补充。”余民强建议。

热稿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