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基础教育 > 三湘校园 > 详情

湘钢二中:享受教育育英才 奠基幸福结硕果

2016-03-29 20:51:59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陆阳 通讯员 章苑茜)这边是悠扬的琴声让人回味,那边是活力四射的篮球运动;这边是心灵手巧的手工制作,那边是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诵……3月29日,由湘潭市教育局主办,岳塘区教育局协办,湘钢二中承办的教学开放日活动隆重举行。湘潭市教育局、教科院,湘潭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专家,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近400人参加了这次教学开放日活动。

  初一年级的朱艳娇从小就对手工感兴趣,加入手工社团和爱好手工的同学一起,在学习手工小技巧的同时,也缓解了学习的压力。贺逸云同学说,初一一开学就加入了社团,不仅学习了新东西,还让她交上了许多好朋友。

  一位姓易的家长表示,学校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社团活动很受孩子欢迎,他家的孩子参加了英语和篮球社团,不唯分数论,但孩子的成绩不降反升,他感到很欣慰。同来参观的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团十六中学的张老师也很认同学校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这次教学开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课(8点——8点45分)展示第一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校展板展示区,学校以十一块展板,展示了学校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的成果:教学成绩硕果累累,教师队伍名师辈出,莘莘学子成绩斐然,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第二部分是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展示分为书法展示区、美术展示区、器乐展示区、体能展示区、手工制作展示区和学生文艺活动展示区。学生向领导和老师们展示了他们在学校学习和锻炼的素质成果,赢得与会领导和老师赞许。特别是手工制作展示区,学生们的手工作品精巧细致、形象逼真,深受与会老师的喜爱,他们感叹学生的心灵手巧,也盛赞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得好。

  第二、三节课(8点55分——10点35分),展示的是第三部分:课改教学展示,学校将全校27个班级的课堂教学全部向与会人员开放,重点推荐31堂课,这31堂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美术、音乐、主题班会、书法、信息技术、劳技。与会人员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展示,与会人员全面细致地了解学校课程改革的做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第四节课是课堂教学专家点评时间,各学科分地点,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专家点评。专家、老师们就课程改革畅所欲言,共同交流、探讨。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湘钢二中近年的课改成果,展示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展示了学校师生的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说明了,在湘潭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湘潭的课改之路越走越宽。素质教育的春风已吹进了湘潭的每一个角落。

[NextPage][/NextPage]

  相关链接:

  湘钢二中创办于1976年,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30人。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1435人,是湘潭市初中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学校一直致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从1999年起推行新课程改革。学校现任戴寿荣校长传承了湘钢二中的课程改革做法,并不断完善,提出了“享受教育 奠基幸福”的核心办学理念。

  首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关键靠教师,因为他们才是落实者。做法如下:1、培训。通过培训更新理念,我们采用学习与观摩相结合,使老师们既有理论的提升也有现场的感受,还有相互的交流,提高培训的效果。2、师徒结对。让先行者带后来者,加快教师成长进程。3、集体备课。通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4、教育科研。通过教育科研打造学术型、科研型教师。我们也确实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

  其次,在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围绕学生主体在减负、激趣、高效等方面着力。功夫在集体备课,备课时各备课组会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在课题引入、情境设置、交流与合作精心设计,达到激趣的效果。为达到减负、高效的效果,我们会在集体备课时结合中考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抓好知识点的落实。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助力了课堂教学的减负、激趣、高效,2015年以前,我们很多教室连投影仪都没有,2015年我们全部使用了电子白板;现在我们又开始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们围绕激发兴趣、培养特长、提升素质进行实践与探索,我们已经开设的课程有阅读、软笔书法、摄影、演讲、美术、舞蹈、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围棋、象棋、健美操、声乐、主持、科技、手工制作、器乐、英语剧等近20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也因此我们的学生藏龙卧虎,多才多艺。

  第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活动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的最好载体。我校每年固定的大型活动有校园体育节、校园艺术节、元旦文艺汇演、军训会操表演等,不固定的有各年级的演讲赛、朗诵赛、拔河赛、班级篮球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各种兴趣,同时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身素质,让学校成了他们的乐园。

  第四,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每年的清明节团支部会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每年的三月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到敬老院、到湘江母亲河、到园林植树点等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每年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暑假亲子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融入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感受现代科技的巨大力量,探索大自然的神奇,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激发学生的理想与远大抱负。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才能,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热稿排行